第859章 围师必厥,堵不如疏
第859章 围师必厥,堵不如疏“陆总,不介意,我们坐在这里吧?”
大强子沈鹏朱虎几人端著餐盘,坐在陆良的对面或是身侧。
以往陆良就餐时,方圆几米总是像真空地带,此刻也坐满了人。
包括绿地集团的刘从龙,一个个都有意压低嗓音,竖起耳朵偷听。
虽然十四五研討会召开在际,確实会適当放出点议题,但也太巧了。
成大事者,基本都是疑心病重度患者,他们不相信世上有这么巧的事。
东大是地產经济,所谓的基建狂魔、经济神话,一切都建立在楼市之上。
如果上面真的支持陆良,打算给楼市来一剂猛药,那他们也要早做打算。
这件事,不止房地產从业者在乎,非房地產从业者也同样在乎。
楼市造富神话一旦破灭,虽然不可避免会迎来一段时间的经济萧条。
但事后,庞大的热钱,总要找到新的储蓄池,將是一个又一个的机会。
“请吧。”陆良微笑摇头,夹起一块鱼肉送入口中细细咀嚼。
就在刚刚,孙哲远也跟他告知,这些人反常举动的缘由。
那一刻,他才知道什么叫福祸相依,如果不是即將到来的灾疫,上面顶多就拿他投石问路,而不会亲自下场支持。
“陆总,十四五研討会召开在即,楼市问题再次成为重点纲要,关於这点您是怎么看待?”
听到朱虎的询问,沈鹏大强子等几人纷纷愣住,朱虎虽然长得像大老粗,但绝对是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的典型代表。
这个时候,確实不能跟陆良打太极,否则他也会跟他们打太极,最终什么消息都问不出来。
陆良直言道:“这消息我也是刚听说,说明恆太暴雷一事,给上面提了个醒,楼市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终於要下定决心处理了。”
他没有像以前一样藏著掖著,甚至有意拔高音调,让周围的人,也听到他们谈话的內容。
话不说出去,事就办不成。
发展了几十年的地產经济,绝不是上面一道指令就能悬崖勒马。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影响深远的事,跟十四亿国民息息相关,需要大家上下一心一起解决。
虽然期间,不可避免会造成资產流失,就像晚晴大量白银出走海外,但凡事哪有事事都是利,
而没有任何弊端。
陆良甚至可以预料到接下来的政策,就是把楼市流出的资金,锁在国內“这一天终於还是来了。不过也確实该来了。”几人相视一眼,对陆良的话深信不疑。
周遭的人个个神情凝重,心思各异,似乎已经在思考,该如何应对,或是避开本轮危机。
陆良证出神,望著窗外,已经无心再听他们的窃窃私语,及商量如何应对的措施。
刚刚他突然有个神奇的感觉,比做爱打了个哆嗦还要愉悦,把一些事关联到一起。
早前,陆良曾收到讯息,比特幣將沉寂两年半后,明年再度爆发,衝上三万美元大关。
而在刚刚,他想到了接下来上面对楼市的政策,就是去泡沫化之余,再把资金锁在国內。
为什么要锁?
因为资金要逃!
过去楼市上涨,资產上涨,一些人不在乎投身地產行业,为建设繁荣富饶的祖国而努力。
一旦楼市遇冷,不再適合投资,资金就会往適合投资的市场流去,美其名日紧急避险。
只是去了,就不一定会回来,所以才要锁住,不让资金流出本土市场。
这个时候,比特幣的无国界流通属性就开始发挥功效,可以帮助某些资本,迅速的转移资金。
陆良早该想到,如果没有东大的参与,哪怕有美联储的支持,比特幣怎么可能三度爆发,幣价一次比一次高。
“陆总,刚刚有些冒犯了,以茶代酒敬您一杯,希望您不要放在心上。”
就在这时,刘从龙端著茶杯走过来,脸上写满了討好的笑容。
虽然在会议上被陆良当眾奚落,顏面无存,但做生意,特別是做地產,就要学会装孙子。
虽然自从绿地集团成为地產十强,他就已经很多年没装过孙子,但稍微建设一下心理,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以后肯定有央求到陆良的时候,早点认错,也能给他留下个好印象。
“刘董,言重了,大家只是互相討论,难免情绪有些激动。”陆良笑著举杯。
刘从龙长呼一口气,陪笑道:“陆总不计较就好,公司还有点要事处理,我就先走了一步。”
“刘董,我送一送您吧。”
陆良突然起身,像是逃离一样,紧跟上刘从龙的脚步。
离开餐厅之前,他扫视一眼眾人,个个眼晴泛著青光,宛如群狼环饲。
陆良暗嘆一声,眼底闪过一抹惆悵。
他突然发现,肩上担子好像有点重,事態正在偏移,往不可推测的方向狂奔。
跑路,应该是每位有钱人留给自己,及子孙最后的退路。
以前如此,以后更会如此。
他们国家对於外匯管控,本就是全球一等一的严,以后只会更加严苛。
而他,手握两条资金出海的渠道。
只要陆良愿意,哪怕是高达百亿美元的资金,他也能在一夜之间,从东大境內转移至世界各地。
看著陆良匆匆离去的背影,沈鹏嘴角带笑,搅动面前的咖啡:“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他应该也意识到了。”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说的嘛。”朱虎笑眯眯,颇有幸灾乐祸的意味,显然也是知道,陆良为什么突然逃离的缘由。
“如果不是深受乾隆的喜爱与信任,和坤也无法成为天下的贪官之首。”
大强子轻笑,扭上小腹的西装扣子,欠身说道:“二位慢用,我先走了。”
两人一愜,直到大强子走远,他们才挥手说道:“刘总,慢走,不送了。”
围师必厥,堵不如疏。
与其让资金乱串,自己找路子出海,不如留下一个相对信任的非官方渠道,也便於实施监管。
与此同时,陆良刚送走刘从龙,打算回到楼上办公室躲起来,迎面撞上吃完午餐的大强子。
他轻拍陆良肩膀,语重心长说:“东哥帮不了你什么,只能送你一句话,你愿意听吗?
陆良笑了笑,隱约猜到大强子想说什么:“不如去楼上喝杯茶,慢慢聊?”
大强子轻嘆一声,微微摇头:“家里还有事,等下次吧。”
他没把话说出口,因为陆良的態度,已经很明显了。
“东哥,这边请。”
陆良按住电梯按键,在门关之前,他轻声道:“我会把握好分寸的。”
大强子突然笑了,挥手说道:“走了,再会。”
“再会。”
送走了大强子,陆良也没管餐厅那些人,直接唤来孙哲远,交代几句,就去往楼上办公室。
天降大任是责任,也是机会。
关键要把握好分寸,因为一个不慎很容易从私家军变成正规军。
就在陆良去往楼上办公室闭关之际,沉寂一夜的楼市,因为国院提出的十四五的重点纲要,再次躁动起来。
按照惯例,每次国院提出『住房不抄』等议题时,各地楼市都会迎来一波小高潮,这次想必也不会例外。
虽然按照惯例,陆良预测的准確率,至今高达100%,想必这次也不会例外。
但两条消息对冲之下,民眾们出於本能,还是更信任『住房不抄”的惯例。
毕竟陆良的惯例,只有少部分人跟著他赚到钱,而『住房不抄”的惯例,让大部分人都实现了资產的增值。
王楚婷拍摄陆良专访的视频,就像不重要的小插曲,楼市交易依旧红红火火。
虽然也有不少人坚守陆良的观点,认为楼市即將迎来寒冬,现在上车就是高位接盘。
但架不住陆良销声匿跡,不再发言,也架不住心仪的房子即將迎来反弹,或被他人购买。
於是,纷纷选择了盲从,不再坚守自己的观点,楼市的交易量再次突破新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既然都承担了这么多,就再承担一些吧。”
陆良嘆息一声,默默收拾行李,去往京城参加央视的录製,及央財的採访。
按照金融界的术语,这叫拉高吸引散户高位进场接盘,也是最后的疯狂。
可如果不这么做,眶当一声砸下来,哪怕国家也承受不了那么大经济损失。
只能在最后再拉上一批人上车,说得好听叫软著陆,说得难听叫垫背,减少缓衝。
虽然很不友好,但起码上面已经重视这个问题,起码以后了钱能买到房子,不再是一个门楼,及空荡荡的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