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865章 864“珊瑚”黄瓜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65章 864“珊瑚”黄瓜

    第865章 864“珊瑚”黄瓜
    小王同学请了半天假,从市产院出来后没有再回单位,而是直接回了家。
    唐植桐从邮电学院回到家的时候,就瞅见小王同学正捂着肚子笑,而旁边的凤芝一脸懵逼的看着笑抽的嫂子,不理解嫂子为什么笑。
    “这是怎么了?你悠着点。”唐植桐赶忙上去给小王同学捋捋后背,省的她笑岔气。
    “你自己看。”小王同学暂停了笑,将手里的试卷交给唐植桐,然后接着笑。
    试卷是凤芝的语文小考卷,已经批改过的那种。
    小学嘛,题目不算难,两口子当个老师帮着改一下还是绰绰有余的,平日里,凤芝有不会的题也会拿着请教唐植桐或小王同学,亦或是凤珍,具体请教谁,主要看谁有空。
    唐植桐拿过试卷,打量了一遍,目光落在了一道打着红叉的题上。
    题目是让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凤芝做错的是给“生”写反义词。
    唐植桐的第一反应是“死”,人生无大事,唯生死尔。
    可凤芝却在后面写了个拼音——shu。
    “都说生米煮成熟饭,我不会写‘熟’,就写了个拼音。哥,熟不对吗?”凤芝百思不得其解,放学后拿着试卷回来找嫂子评理,结果刚说出自己的想法,嫂子就笑了,笑的停不下来。
    “倒是也对,明儿跟你老师说就行,这题判错了。”唐植桐也笑了,果然在吃货眼里没有什么生死,只有熟没熟。
    得到哥哥的肯定后,凤芝拿回试卷,高高兴兴的回去写作业,临走前还不忘瞄一眼小王同学,她还是不明白嫂子的笑点在哪里。
    “自从得了精神病啊,你猜怎么着?嘿,精神好多了!行了,别笑了,再笑真成精神病了。”唐植桐看小王同学还在笑,又逗了她一句。
    这一逗不要紧,小王同学笑的更欢了。
    “这么大个人了,说话还三五不着调的。”张桂芳听了儿子的话,笑着批评的同时递过来一封信:“今天刚送过来的。”
    “吆,麻三哥来的,估计是菜谱。”唐植桐拿过来一瞧上面的笔迹,心里就有了谱。
    拆开一瞅,果不其然,信里详细的写了珊瑚白菜的做法。
    一棵霜打的白菜去根,只取菜芯备用,将每一片白菜帮由根部向菜叶的方向扁刀片一下,把白菜帮打薄,方便入味。
    然后将白菜叶竖着切成筷子粗细的条状,码盘撒盐杀水。
    白菜杀水的空,准备辅料,泡发好的香菇切丝,葱切丝,去皮的姜切丝,干辣椒斜着切成小段。
    接下来将香菇汆水煮熟,换水煮开,熬白砂,不怕多,一棵白菜一斤,熬化倒至空碗晾凉。
    趁晾水的空,将白菜拿出来攥水,重新摆好,把香菇丝、葱丝、姜丝、干辣椒段均匀的摆在白菜条上。
    水加一两白醋,充分搅拌,均匀的浇在菜上。
    然后起锅烧油,生油、香油比例为1:2,烧热后放入椒熬香,在椒变黑时停火,捞出椒,把油均匀的浇在菜上。
    常温腌制三小时,冬天腌制六小时即可摆盘上桌。
    冬天腌好能放三天,夏天腌好最好当天吃完。
    “嘿,麻三哥真体贴,知道咱眼下没有白菜,说用这个做法腌黄瓜也行。”看到最后,唐植桐先乐了,马克俭在信的末尾写明,自家做着吃不用这么严格,大差不差就行,不用摆盘,如果没有白菜,也能腌点黄瓜解解馋。
    “哥,能吃珊瑚白菜了?!珊瑚黄瓜也行!咱家的黄瓜已经长好了!”凤芝听到唐植桐说白菜、黄瓜,敏锐的想起了前阵子哥哥说的国宴菜,作业也不写了,噔噔噔跑过来拉着哥哥的衣襟哀求。
    “净给你三哥找事干,他那是给大人物服务的,你别给他添乱。”张桂芳也听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在一旁叮嘱道。
    唐植桐听到也不反驳,只是嘿嘿笑,这确实是给麻三哥找的麻烦,麻三哥给写的菜谱非常详细,哪怕是没有什么下厨经验,也能照着步骤做个八九不离十。
    “嫂子,你想吃吗?”见母亲有些不乐意,凤芝赶紧拉援军,虽然她不知道母亲前阵子为什么说要留着细粮给嫂子吃,但知道只要嫂子点头,这菜就稳了。
    “恐怕不太好吧,这用量有点多。”小王同学拿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她不太关心做法,将重点放在了白砂的消耗量上。
    “反正不会浪费,汤汤水水的蘸馒头吃呗。”唐植桐听出小王同学有想尝尝的意思,一锤定了音,这菜必须得做!
    身为一个半吊厨子,唐植桐知道单纯靠盐杀水是无法让白菜将水分全部浸出的。
    做这么一道菜,又是又是油的,在会堂吃国宴的时候,唐植桐没发现盘子里有多少汤汤水水,吃起来也没有那么甜腻,想必那些边角料也不会浪费,总会有人吃进肚子里。
    这么一琢磨,这年头大单位的厨子待遇还真不错,就连做菜的边角料也能提供能量。
    “哦~吃国宴菜喽!哥,现在就做吧!我去摘黄瓜!”凤芝绕过母亲,直接跟亲哥协商。
    “嘿,没白瞎了你把生的反义词写成熟。去摘吧,只能摘大的,小的留着。”昨晚小王同学又干呕了一次,既然她想尝尝,那就安排上,无非今晚晚点吃饭。
    趁凤芝去摘黄瓜的空,唐植桐先找出香菇泡发上,这些香菇还是大伯当初送来的那些,现在四九城已经买不到了。
    葱姜也得安排上,张桂芳帮着给生姜打皮,手上一边忙活,一边跟儿子说着今儿的见闻:“街道今天发了勺子,每户一把,让按人头吃盐,每人每顿一平勺。”
    “勺呢?”自家吃盐都是用汤匙估摸着用,每次一个勺尖的量,唐植桐没想到这次街道照顾的这么周到,竟然还会免费发勺子,有些好奇。
    自家的汤匙是瓷的,好像一两分钱一个,年龄比凤芝都大。
    “在盐罐子里呢。”张桂芳朝盐罐子方向呶呶嘴。
    “咱还是用原来的吧。”唐植桐去瞅了一眼盐罐子,跟汤匙躺在一块的就是街道发的勺。
    勺子很袖珍,让唐植桐想起了自己童年时校门口小卖部卖的酸梅粉、蜜桃精里面的小勺,不光个头像,粗制滥造的外形也像。
    “行。”张桂芳难得没有响应街道的号召,一来平时用汤匙习惯了,二来有儿子带回的粗盐打底,家里根本不缺盐,不用这么节约。
    说话间,凤珍放学回家,重点学校就是跟普通学校不同,偶尔老师会在放学后加个小班,将考试中出错多的地方再耐心的给学生讲一遍,免费的那种。
    “姐,我想吃个缠缠。”凤芝见凤珍回来,立马又扔下了手中的铅笔。
    “昨天刚吃了,今天不吃,隔三差五的吃一次解解馋就行,听话。”凤珍无视妹妹的卖乖,摸了摸她的脑袋就算给了回应。
    唐植桐在一旁一边往黄瓜上撒盐,一边偷笑,把麦芽的分配权交给凤珍算是做对了,不仅能让她有参与感,还能培养一下她的规划感,顺带提升一下她在凤芝眼中的地位。
    除了没有白醋,家里做“珊瑚”黄瓜的配料基本齐全,不过白醋可以用食醋替代,无非就是多放一点。
    虽然做出来的颜色没有会堂那么清亮,但自家吃嘛,没有人挑理儿。
    在唐植桐熬的时候,张桂芳眼角直抽抽,她总算理解了儿媳妇为何说“用量有点多”,这何止有点多,简直太多了!
    自家每个月就只有这么一点的定量,有时候还不一定能买到,结果只够做一个菜的?她都不敢想国宴菜得用多少,这也太不拿当回事了吧?
    唐植桐不知道亲妈作何感想,在一旁忙活的起劲。
    等黄瓜腌的差不多,已经是晚上九点,这一顿晚饭吃的有些晚,期待感也拉的很满。
    尽管唐植桐是第一次上手做,好在麻三哥给的教程详细,并没有出太大的差错,全家吃的都很尽兴,小王同学甚至吃的都比平时多,也没有孕吐,值了!
    饭后,小两口回到厢房,唐植桐想起了顾勇想约自己和小王同学吃饭的事情,于是问道:“哎,你给刘悦回信了吗?”
    “还没呢,怎么了?”小王同学有些心不在焉,今天吕大夫的言语犹在耳旁,而丈夫今天表现棒棒哒,她有些犹豫,要不要勇敢的拿出甘油来呢?
    “今天碰见洋哥了,他说想一块聚聚,咱跟顾勇、麻三哥商量一下,定个日子,再跟他说。刘悦是不是快生了?定在她临盆前还来得及吗?”唐植桐这一刻很想念即时通讯工具,拉个群,大家伙在群里自报一下哪天有空,聚会就能定下来。
    但眼下最快的沟通方式只有电话,就这,唐植桐也嫌慢,三五个电话下去,等半天也不一定能确定下来,毕竟不是谁身边都有电话,很多时候都得留言。
    聚会不是什么着急的事情,打电话留言难免会让接电话的有不同的看法,也许会有不好的影响,还是写信最稳妥。
    “我明天写信问问悦悦吧,咱先尊重她的想法。”小王同学想了一下,回道。
    “行,这事不着急,生产后更好,就当去喝喜酒了。”虽然喝喜酒还要等些日子,但唐植桐觉得这个方案大家伙都能接受。
    “嗯,时候不早了,睡吧,明天还得上班呢。”小王同学起身准备去打洗脚水。
    “你坐着,我来。你今天去找吕大夫检查了吗?”唐植桐有眼色,赶在小王同学前面将洗脚水掺好,调试好温度,端了过来。
    “嗯,都挺正常的。”小王同学脱掉袜子,先是用脚指头试了一下水温,然后才将两只纤纤玉足完全放进水里。
    “就没说点啥?”唐植桐拉过一把椅子,麻利的脱鞋脱袜子,把脚放进去凑热闹。
    “说了一些女人的注意事项呗。”小王同学白了丈夫一眼,就是不往那方面说。
    “哦,有啥注意事项,需要我配合吗?”唐植桐用脚给小王同学搓脚,一会压在小王同学上面,一会将她的脚丫子夹住,玩的不亦乐乎。
    “没什么需要你配合的。好好洗脚,弄一地水,袜子都湿了。”丈夫将自己脚心挠的痒痒的,小王同学下意识的躲,但洗脚盆就那么大一点,一扑棱水就出来了。
    “怎么着都得洗。给你擦擦脚,你先躺下,我洗一把。”唐植桐一点都不嫌弃,自个都恨不能往屋里撒点凉水降温,没有风扇、没有空调,洒点水带走一部分热量也好。
    看着丈夫帮自己洗袜子,小王同学更加动摇了……
    6月15日,星期三。
    唐家今儿的早饭很硬,主食是馒头,菜是昨晚做的“珊瑚”黄瓜。
    不出唐植桐所料,在分的作用下,经过一晚上的渗透压,黄瓜被杀出来了更多的水。
    汤汤水水不光蘸馒头好吃,倒到碗里,冲成汤也能解馋。
    这次的“珊瑚”黄瓜没有给椿树胡同留,张桂芳倒是想着这一茬来着,但被唐植桐给阻止了。
    马克俭在信里说夏天最好当天吃完,眼下两边都没有冰箱,谁知道放到中午会不会变质?
    若是把叶主任给撂拉稀了,算不算投毒?
    中午的时候,罗志平满头大汗的回到了宿舍,不是急的,是热的。
    唐植桐待他吃完饭,才拉着他出去问了一下陆滟的情况。
    “手术做的很好,今天早上吕大夫又过去问诊了一下,说可以回来静养,开了点药,就让出院了。”出来后,罗志平心怀感激的说道。
    “成,那我就放心了。让小陆这几天在宿舍躺着吧,若是老师、同学问起来,就说痛经晕倒了,去医院看了一下,大夫诊断贫血,让躺两天,补充下营养。”宿舍这边都是八人间,没啥隐私空间,若是表现异常说漏了嘴,后面的日子可就难过了,毕竟唾沫星子有时候也能淹死人。
    “谢谢唐老师,你这次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罗志平感恩戴德,就差说若不嫌弃……
    “行了,咱们既是同学又是同事,总不能干看着。不过你们以后可得留神了,别再搞这么一出。”
    “那不能,结婚前都不敢了。”罗志平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没有止疼状态下的盲刮让陆滟记忆深刻,这种疼痛让她把这部分深刻记忆转移到了罗志平身上,捏着男友的手,咬牙切齿的说:以后说如果再朝我使坏,我就给你剪了!
    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暂时的隐忍蛰伏牺牲都是必要的,罗志平做好了当几年和尚的准备。
    “那就好,可别好了伤疤忘了疼。”唐植桐拍拍罗志平肩膀,语重心长。
    至于他们能不能做到,唐植桐是不看好的,大家都是从这个年龄段过来的。
    青春年少,没有网络游戏、网络小说能打发时间,唯有学习与恋爱,而只有恋爱能带来那种多巴胺疯狂分泌的快感,这种快感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戒得掉。
    “嗯嗯,不敢了。”罗志平摇摇头,也不知道是表达不敢,还是表达做不到。
    唐植桐笑笑,也不再劝,都是成年人了,点到为止就行。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