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武侠小说 > 仙工开物 > 第693章 修为不决一切胜负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693章 修为不决一切胜负

    第693章 修为不决一切胜负
    千峰林讨伐战、忘川府君战,让宁拙先后累积的金丹超过了三位数。
    大部分来自于黑云战场。
    罗思的反戈一击,奠定了那场战斗的胜负。两位元婴级的头领陨落后,金丹级的诸多禁军修士们也纷纷折戟。
    所以,宁拙手中的金丹中的大多数,还都是鬼道、魂道功法修成的金丹。
    面对沈玺的疑虑,宁拙微笑回应:“五行功法是最大众的。所以,五行类的金丹不会少,正合我用。”
    他心底则在计划:鬼道、魂道功法的金丹,不太适合五行金丹轮盘。或许可以通过交易,来换取到五行类属的金丹。
    在这方面,万象宗的通商堂应该可以满足宁拙的需求。
    “当然,近期我不会这去换。”
    “就算将来换取,也尽量冒名和伪装,或者让孙老大来帮我。”
    “我初来乍到,不能随意乱出风头。”
    苏灵扣瞥了一眼宁拙,感觉他的口气有点大了,暗道:“你也只是筑基修为,却拿金丹不当回事。还是我表哥谦逊踏实……”
    宁拙看向沈玺,追问后者对五行金丹轮盘的看法。
    “有趣。”沈玺兴趣盎然,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宁拙仔细考虑,接连询问当中的疑难障碍。
    沈玺便一一回答。
    两人交谈越发密切。
    沈玺对宁拙有了更多了解:“宁拙在阵道上的确造诣不深,比不上我,但阵道基础极其扎实。是了,大族子弟,在修真四大技艺上,基础总不会差的。”
    这番了解,一点都没有降低沈玺对宁拙的评价。
    “看来宁拙道友,是将几十年的修行精力,投注在了五行方面。”
    “以至于,他现在才只有筑基中期的修为。”
    “阵道方面如此,也是非常正常的。”
    若是阵道上还有不俗的造诣,那沈玺就要开始怀疑,宁拙是否是驻颜有成的老修了。
    余禾野看得稀奇。
    宁拙在交流的过程中,姿态摆得很低,一点都没有傲气,一直都在虚心求教。
    这让余禾野发现了宁拙的另一面。
    苏灵扣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在她和表哥的相处时光中,她见多了修士向沈玺请教、探讨的情形。
    沈玺越来越有谈兴。
    他不再只是回答,而是开始阐述他对阵道的理解。
    “在十大经典阵型中,我最擅长的就是九宫阵型了。”
    “私以为,九宫阵型别出机枢,和其余九大阵型的差别相当巨大!”
    阵法这一块,要粗略来分,就是静阵、动阵。
    静阵中有十大阵型,是经典中的经典,地位不可撼动。动阵种类繁多,发展历史要远远逊色于静阵,且多见于战阵形式。比如铁桶阵、红阵,孙灵瞳的小偷轻风阵,都是此类。
    十大静阵的阵型则分别是:混元阵、一气阵、两仪阵、三才阵、四相阵、五行阵、六合阵、七星阵、八卦阵、九宫阵。
    沈玺说出自己的理由:“两仪阵、三才阵大多数的阵型,都是讲究生克,利用方位建立循环。阵心基本上都是法力、神能等汇聚之中枢。”
    “九宫阵讲究的则是数理的演算!九宫的宫位相互呼应、轮转。每一宫都有法力或者神能的汇聚,所以相对都是独立的。九宫的阵心,必须承担演算、推断的功用。”
    沈玺知道宁拙擅长五行,就没有在话题里提及到五行阵。
    宁拙点头:“修真百艺,布阵是四大艺之一。十大静阵阵型中,的确是九宫阵最能放大战力了。”
    沈玺照顾宁拙的面子,没有提及五行阵,但宁拙本性谦逊好学,根本就从未将这点放在心上。
    扎实的阵法基础,让宁拙相当明白九宫阵的优点。
    他接着举例说明:“先拿最基础的十大静阵原型来讲,五行阵相生增幅仅三到五倍,八卦阵卦象增幅约六到八倍。九宫阵却有九到十二倍的增幅。”
    “而这还只是最基础的原型阵。”
    顿了一顿,宁拙继续道:“我曾经在课下,做过一些推算。”
    “若用五行原型阵撑出光盾,来抵御元婴修士的一次攻击,至少需要五万灵石。”
    “但若是使用九宫阵,只要将元婴修士移转到巽四宫,再承受攻击,需要的灵石只有九千多块,足足节省了八成左右的成本!”
    “而用八卦阵来困住三位金丹,需要耗费三千块灵石。但困敌相同时间,九宫阵能节省七成五的灵石。”
    苏灵扣再次腹诽:“怎么宁拙总拿金丹修士、元婴修士来举例?他是否忘记了,自己才仅仅是一位筑基?”
    为什么低修为的修士,不能拿修为高的举例?
    宁拙从未有这样的思想定式。
    他早在火柿仙城时,假想敌就是城主府,是蒙岿这样的元婴级修士,还有他的金丹级下属。
    他从小就琢磨,该怎么以弱胜强。这种钻研的精神,已经深刻入骨了。
    宁拙的举例说明,让沈玺直接了解到:宁拙并非恭维自己,而是真正有这样的看法。
    沈玺抚掌一笑:“知我者,宁拙道友也。”
    他谈兴大起:“利用九宫阵以弱胜强的,有很多。就拿我飞云国的人物来举例。”
    “譬如十五年前,青云宗遭受魔修攻打。”
    “青云宗不过是个小门派,最强者乃是金丹巅峰的楚平,此人擅长布阵。”
    “仅他一位金丹,以及二十七名筑基弟子,在青云宗山门固守。”
    “他的对手则是恶名远播的元婴魔修血尸老魔,以及三千具血凝尸。”
    “楚平让筑基弟子分守九宫,楚平自己入中五宫为饵,诱老魔入阵扑杀。”
    “血尸老魔入阵后,楚平立即转变宫格,将主战场锁定在离九宫、坤二宫。”
    “最终施展出来的烈焰,经过离九宫的八十一倍增幅,又经坤二宫四倍放大,一举焚毁血尸老魔的肉身,让后者元婴遁逃。三千血凝尸也都焚为乌有。”
    沈玺又道:“还有七十多年前,我飞云国四大散修之一的棋痴,承载好友临终嘱托,设计阵法考验,要将好友的传承交给考验通过的修士。”
    “棋痴以谷中九块奇石布了九宫阵,剑修凌霄冲阵。”
    “棋痴、凌霄虽然都是元婴级别,但后者却被公认,距离化神级只差一步之遥,可算是准化神了。”
    “刚开始,凌霄势如破竹,连闯四宫。但宫位转换后,他被棋痴引到了兑七宫。”
    “棋痴又将乾六宫安排在后,形成泽气升天、天雷返泽的循环。”
    “凌霄拼力奋战,强破这一循环,但却导致震三宫失衡,继而引发乾六宫的反射,令凌霄的剑气增长三十六倍后,反冲原主。”
    “最终,凌霄不敌,呕血退阵。”
    宁拙仔细聆听,开了眼界。
    他赞同点头,又道:“据我所知,九宫阵以弱胜强的例子最著名的莫过于《童子困龙》。”
    这是阵法书籍中,经常述说的故事。
    筑基期的渔童小满,被蛟龙追杀,意外逃到了河底一处奇异之地。
    这里有洛书的一页,失落于此,埋在河中淤泥里。
    久而久之,周围环境就随着洛书书页中记载的道理,而逐渐发生转变,形成了一座以水脉为阵线,构造出来的天然九宫阵。
    小满被追到此处,获得洛书书页,用自身仅有的九枚避水铜钱,激活了九宫阵,然后冒险诱骗恶蛟入阵。
    恶蛟不识阵法,虽然重创了小满,但也受困于此。每一次发力挣扎,体内元婴都会被封印到之前的二十分之一。挣扎数次之后,恶蛟被九宫阵重重封印,最终只能成为筑基胜元婴的传奇战绩的反派配角。
    这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但因为流传得太广,使得这个故事屡屡被典籍记载。
    “洛书?”余禾野听了半晌,终于找到可以插言之处了,“这个我知道,此乃数理源头,对阵法、卜算等等,都有极高的钻研价值。”
    “洛书很早之前就已经被打散,渔小满的那一页洛书,也因为他渡劫失败而不知所踪了。”
    余禾野在阵法的造诣,还没有宁拙浑厚。
    他出身平凡,小时候没有打基础,自己也对这方面不感兴趣。
    宁拙、沈玺交流得兴致勃勃,他差点就要打哈欠了,总算插上话,让他精神一振。
    借着开口的机会,他又介绍起桌上的佳肴,试图将话题转回来。
    虽然,他在灵厨上也是一片空白,但至少他年龄很大,吃的灵石不少,这是他熟悉的领域啊。
    但是,在吃喝了几口后,沈玺又将话题扯回到九宫阵上去。
    他在阵法上颇有建树,一方面是家族从小培养,另一方面也是他本人兴趣爱好。
    喜爱常常是最好的老师。
    若没有这份喜爱,沈玺也不会在阵法上有如此造诣了。他在阵法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牺牲了很多修行功法的机会。
    沈玺道:“说起九宫阵,我们此时就在一处九宫阵中。”
    宁拙疑惑:“沈道友是说此处的抱藤崖的护身法阵,就是一座九宫阵?”
    沈玺微微点头:“正是如此。”
    “不然,不然。”余禾野摇头,“抱藤崖的护身阵,名曰千藤饮云阵,我能确定。”
    沈玺竟又是点头:“没错。”
    这让宁拙、余禾野更加疑惑。
    沈玺笑着解释道:“二位不觉得,抱藤崖周围的山峰,都有些近了吗?”
    “这其实是刻意的布局。”
    “抱藤崖、玄冥峰、惊雷屿、云摩顶、玉髓丘等九处山峰,各有各的护山大阵,但总体上却又形成了九宫阵的格局。”
    宁拙不禁心头微动。
    他娘生前的洞府漱玉斋,就是在云摩顶上。
    余禾野扬眉:“竟是如此吗?”
    沈玺点头:“这座九宫阵,正是重阵峰的机枢郎谢堂所布……”
    经过沈玺的一番介绍,宁拙、余禾野这才了解原委。
    谢堂乃是元婴级别的修士,曾经在飞云国担任官员,官职很高,所以称号为机枢郎。
    他十分擅长布阵。卸任官职后,回到宗门全心投入修行。
    一次在交流中,他来到九宫仙城上了一堂课。课上,他引用的案例,就是这处九宫阵。
    沈玺回忆:“谢堂前辈的阵法造诣,让当时的我叹为观止。此处九宫阵确实是他生平的得意之作,他当堂还说,自己留下了一件用不上的阵道法宝,隐藏在这处九宫阵中,留待有缘。这一点,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宁拙眼中精芒一闪,做出一副被勾动兴致的模样:“哦?是什么样的阵道法宝?”
    沈玺摇头:“宁道友,这法宝可是烫手的,不能随意拿取。”
    宁拙故作不解:“这是为何?”
    苏灵扣掩嘴一笑:“这其实是谢堂前辈的筛选手段,选出一定阵道造诣的修士,好方便他引入重阵峰。”
    “很多万象宗内的前辈,都是这样干的,就像是钓鱼下饵。”
    “拿了他的阵道法宝,就是和他有了缘法,欠了他的债,也会被打上重阵峰的标记。”
    “所以,有其他志向的修士,从不会主动拾取这件阵道法宝。”
    宁拙点头:“多谢解惑,和我猜想得相差不多。”
    他看向沈玺,自然而然地问出自己真正想问的:“沈道友想必是有能力,去取了这件法宝的,却没有这样做……”
    沈玺点头:“谢堂前辈的布局,并不难破。但我并非散修,而是代表着家族而来。”
    “我来之前,早就被家族长辈耳提面命多次,可不能提前随意战队。相信宁道友深有体会的。”
    这点并没有。
    宁拙分家,他是分家族长。整个宁氏分家,都听他的。
    不仅如此,他在两注国的影响力也很大,至少三将营这块十分亲近。他的“石中老怪”身份,在千峰林中也颇有威望。
    他还是白纸仙城的副城主呢。
    沈玺说到这里,明显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道:“这一次的飞云大会,和之前几届或有不同。我等打算,先自结一处小山头,观望局势。”
    宁拙心头一动,顿时明白,沈玺是暗指新老交锋,紫雷峰、流云峰之事了。
    余禾野则瞪大双眼,满脸疑惑:“有什么不同?”
    他年龄最大,在万象宗待得最久,却连这点都没有察觉。
    他终究是散修出身,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修行的功法还是《逆五行魔功》这种,上限只有元婴级别的法门。其一生成就最高的,只是差点被认定为金丹真传。
    要知道,万象宗的金丹真传数量可是不少的。
    余禾野就没有进入过权力部门之内,经历过于单一,最大的精力、心神都投注在了“避免走火入魔”上了。
    修真百艺,人生百态。
    修为高低,并不能决定一切胜负。
    自有大把的手段,能以弱胜强。
    阵法是其一,智计是其二。
    修为再高,不识局势,也会被谋人者算计,沦为打手或棋子。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