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噱头为王
看到这个小细节,刘施诗眼眶一热。她转头看着杜笙,美眸里全是溢出的小星星。
唐鄢和刘怡霏也被杜笙这手调酒技术惊到了。
“哇!笙哥你这也太帅了吧!”
杨蜜一边帮刘施诗记录下这些画面,一边打趣道:
“我们本来是来给你惊喜的,结果倒成了蹭酒喝的客人。”
杜笙一边擦手一边笑着说:
“哈哈,小幂你那杯是我特意调的蜜桃味鸡尾酒,酸甜适中,和你很配……”
原来这家‘潮流范ktv’,是范氷冰和柳涛合伙开的连锁品牌之一。
首店在摩都火了之后,开始在全国铺店。
刘怡霏听完后亲了杜笙一口,边拍视频边说:
“谢谢表哥给我们准备的饮料,不过今晚我们可是‘专属女仆’哦,是来伺候您和施诗公主的。”
唐鄢也凑过来,弯腰时裙摆轻轻扬起,露出白嫩的大腿,眨眨眼道:
“尊贵的客人,请随我来,我们最好的位置在外面露台。”
穿着女仆装的她,优雅又带点小性感,看得杜笙多看了两眼。
刘施诗悄悄靠过去,在他耳边说:
“要不今晚让她们一起学习交蓅?”
杜笙笑着回她:
“今晚是独属于你的,还有不少新招要仔细练练呢。”
刘施诗美眸亮晶晶:
“那行,过几天我再教她们。”
其他人识趣地退到一旁,只留下他们俩。
夜风轻拂,星光点点,远处的城市灯火像洒落人间的银河。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和香,气氛浪漫得不像话。
刘施诗依偎在杜笙怀里,一边喝酒一边感叹:
“今天真的太幸福了。”
几杯酒下肚,她脸红红的,眼神迷离,整个人都变得格外柔软。
忽然,她撩起裙子,直接坐到杜笙大腿上。
白色连衣裙衬得她肌肤雪白,双腿修长温热。
杜笙低头看着她,眼里满是宠溺。
夜风吹得更猛了些,吹动她的发丝和裙角,耳边传来细微的“沙沙”声。
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人。
“笙哥,我现在就想练新招!”
“这里有休息室。”
“不,就在这!”
她抬头看他:
“我知道你喜欢这里。”
别看刘施诗平时乖巧懂事,一旦进入状态,那真是既大胆又主动。
她天生就懂怎么撩拨人心,配合那股子纯真与热情,简直是无敌杀招。
杜笙没拒绝,反而起身,熟练地指点起来。
刘施诗不知是不是之前喝多,脸更红了,情绪也越来越高涨。
她抱着杜笙的脖子喊“老公”,一边笑一边撒娇,声音越来越高……
直到最后累极了,一头扑进他怀里,闭上眼,嘴角带着满足的笑容,沉沉睡去。
……
这天,拍完“挫败霓虹教官”那场重头打戏,已经是凌晨。
杜笙自己动手卸妆,刚走出化妆间,就看到唐鄢在门口等他。
两人迎着晚风,一路走回酒店。
夜风微凉,街道安静,只有路灯默默照着他们的背影。
走着走着,唐鄢开口说:
“刚刚姐给我打电话,说公司那边要配合清查艺人的代言和通告……”
杜笙听了有点意外:
“怎么突然查这个?
公司在艺人接广告这块,一向都挺小心的吧?”
得益于前世积累,他很清楚有些代言是‘带刺’的,一直都有让星际传媒做好规避。
唐鄢点点头:
“是啊,本来我们签的也不多。
但前天泱视‘315打假’节目,暴光了郭得刚代言伪劣药的事,
他发博说自己被坑了,结果越描越黑,舆论一下子炸了锅。”
“现在公众对明星代言这事特别敏感,
公司也怕出事,打算开展一轮自查,确保万无一失。”
杜笙微微摇头:
“这年头,代言也是个高危操作。”
他心里其实一直不太喜欢搞艺人经纪这一块。
虽然来钱快,但风险太高。
一个不小心,就是人设崩塌、口碑翻车。
之前吴倞酒驾那件事,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再加上现在很多明星为了赚快钱,啥广告都敢接,最后翻车的比比皆是。
要不是因为他的妞们较多,需要统一管理资源,他大概率不会涉足这行。
想到这,杜笙琢磨着回头得跟王金交代一声:
以后星际传媒招新人,标准必须更严格!
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广撒网式地签约,然后让新人内部互相竞争、优胜劣汰。
现在男艺人方面,已经够用了。
吴倞、王保强、彭宇晏、孙曜威、谢俊豪、陆绎、佟大卫、张缙、柳云珑、黄柏……
这些男演员无论形象还是实力,都不差。
女艺人就更不用说了,资源丰富得不得了。
……
接下来几天,杜笙陪着来探班的高园园、贾瀞雯稍微放松两天。
这不,拍戏效率更高了,剧组整体节奏也越来越顺畅。
几位武术顾问和动作指导聚在一起,经常能捣鼓出不少精彩的打斗招势。
加上很多高难度的动作,也只有杜笙这种身体素质和实战经验兼备的人,才能轻松完成。
而且他演戏非常投入,有时候打得兴起,连道具都拦不住他。
桌椅板凳、墙砖布景等,一不小心就被他打碎打裂。
现场效果炸裂,工作人员看得直呼过瘾。
这些画面也都被剪进电影的絮里,等上映宣传时,肯定能吸引不少观众关注。
自从《九阳神功》突破六层/紫(4296000/8192000)后,杜笙感觉自己的境界又上了一个台阶。
对国术、拳法、格斗的理解更加深刻,积累的经验也在不断迭加。
尤其八极拳招式之间衔接更顺畅,动作干净利落,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宗师气度。
一部好的功夫片,哪怕剧情简单一点,只要打戏精彩,观众照样愿意买单。
而《大宗师》要做的,就是用最真实、最震撼的动作场面,把华夏功夫的魅力展现出来。
这才是杜笙想要的真正功夫大片!
在功夫电影这条路上,李晓龙算是最早的开拓者。
但真正把动作片发扬光大、并各自走出不同风格的,是程龙和李联杰。
程龙的打戏讲究一个“巧”字。
他特别擅长把日常生活中的场景、道具都变成战斗的一部分。
比如一根竹竿、一张桌子、甚至是一根绳子,都能成为他的武器。
而且他在打斗中还夹杂着不少喜剧元素,打得既精彩又搞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程式”风格,别人想学都学不像。
李联杰则完全不同,他走的是纯粹的功夫美学路线。
同样的招式,别人可能就只是动作而已,但到了他手上,一拳一脚都带着节奏感和美感。
杜笙一开始走的就是李联杰这条路。
追求的是那种刚柔并济、内敛中见锋芒的功夫美。
不过比起李联杰,杜笙的身体条件更优越。
身高更高、体型更强壮,自带武功,更重要的是还有极强的实战能力。
所以他在打斗时不仅有美感,更有压迫感和力量感。
那种拳风腿影带出来的视觉冲击力,简直像一头猛兽在出手。
再加上最近他对八极拳的深入研究,终于有了突破,使得动作更具宗师风范。
优雅时如静水深流,暴起时却如惊雷炸裂,动静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再次开拍的时候,这一套动作直接把现场的人看傻了眼。
叶炜信站在监视器前,忍不住感叹:
“我以为你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还能再上一层楼!”
杜笙笑了笑,语气平静地说:
“功夫这东西,没有尽头,每一步都是新的起点。”
这句话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吹捧声:
“杜总真是太谦虚了,功夫这么牛了还在不断学习,真是我们这些人的榜样啊!”
“换作是我,早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哪还会去钻研细节。”
“我觉得杜总的武学天赋,比民国那些老一辈武术家都要强。
现在这个时代能练出这种身手,简直就是奇迹!”
“其实不是时代变了,而是大家的心浮躁了。
以前的人为了练功能吃苦,现在的人只想走捷径,真正的国术精神快失传了。”
说话的这些人,大多是剧组请来的武术指导和顾问,个个都是懂行的老江湖。
他们知道杜笙的动作不是架子,而是实打实的真功夫。
就在杜笙认真拍戏的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灯塔国波士顿,发生了一件看似不起眼、却意外让他再次登上热搜的事。
3月28日,一名叫克斯特的学生在街头遭遇几名黑人持刀抢劫。
对方前后包抄,一人手里拿着水果刀,还安排人在旁望风。
他们看到克斯特身材不高大,以为是个软柿子,便嚣张地围了上去。
结果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学生,居然突然暴起发难!
一个贴身撞进,右拳瞬如崩弓打出。
咔!
铁山靠准确撞在拿刀黑人的左臂肱骨上,然后一个肘击狠狠砸在其心窝,让其当场瘫软如蛇!
然后,克斯特又趁着另一位黑人短暂错愕,正要准备抄后腰摸枪时,夺过水果刀一甩。
飕!
那黑人右臂顿时血流如注,痛苦倒地,连手枪被踢飞都不自知。
打倒两人后,克斯特见望风的人已经逃之夭夭,将浑身爆发力一收,撇撇嘴:
“在八极面前,你们就是一群菜鸡!”
这段视频被路人拍下后,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评论区瞬间炸锅:
“这哥们儿是谁?动作也太标准了吧!”
“看他那一整套动作,像是练过的吧?”
“这不是《大宗师》里杜笙那个招牌动作吗?铁山靠+短促肘击,跟电影里一模一样!”
“难道他是杜笙的粉丝?还是说,他也练过八极拳?”
这一幕,正好被路人拍了个正着。
克斯特以一敌多、干净利落地撂倒两个持械黑人的视频,很快就在网上火了。
从画面来看,克斯特个子不高,看起来瘦瘦的,根本不像那种能打的角色。
而那些黑人,全都高头大马,满身肌肉还纹着臂,一看就是街头混大的狠角色。
更关键的是,其中一个手里拿着水果刀,另一个腰里还藏着一把手枪,形势可以说是非常危险。
但就是在这种劣势下,克斯特不仅没怂,反而用一套行云流水的功夫,把对方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这强烈的反差感,立刻引爆了网络!
在灯塔国的慕强文化中,对“自卫反击”这件事普遍是持支持态度的,甚至可以说是推崇备至。
所以这段视频迅速刷屏,播放量高得惊人。
克斯特作为主角,也一下子成了网红人物。
不少媒体纷纷找上门,对他做了一个专访:
“你这是什么功夫?
面对几个持械的人,你不怕吗?”
克斯特很是自负说道:
“我可是练八极的,怕什么!”
“八极?”
记者追问:
“这是什么功夫?”
克斯特自豪地说:
“这是华夏武术中最刚猛的一种拳法,讲究‘硬打硬进’,出手迅猛,冷脆快狠,追求一招制敌的狂!”
“波士顿有个小型八极拳爱好小组,大家都是杜拳王的粉丝,平时就跟着他上传tving的教学视频练拳。”
记者听得来了兴趣:
“你是说……你学的是杜笙教的八极拳?”
“没错。”
克斯特点头:
“我们这个小组叫‘杜氏门徒’,其实就是一群热爱华夏功夫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互相切磋、交流心得。”
记者又问:
“那你学多久了?”
“不到半年。”
克斯特笑着说:
“不过你也看到了,实战效果还不错吧?”
其实,克斯特并不是外表看起来那么弱鸡。
他虽然体型偏瘦,但其实是那种线条紧实、爆发力极强的类型,常年健身加上最近几个月高强度训练八极拳,才让他能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但这些细节,在噱头为王的时代,早就被记者们选择性忽略。
为了制造话题,记者回去后立马写了一篇标题党味十足的报道:
《“杜氏门徒”街头上演真实格斗,克斯特凭八极拳以一敌众反杀》
文章一发,果然炸锅!
评论区瞬间热闹非凡:
“哇塞,原来练了八极拳真的可以这么猛?我也想学!”
“杜笙太牛了,居然把自己的功夫教程免费放网上,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学,这才是真正的宗师风范啊!”
“我本来以为功夫都是电影里演出来的,没想到现实里真有人能用出来,而且只学了半年!”
“我要是有这种功夫,估计天天出去见义勇为救妹!”
“建议杜笙赶紧联系这位兄弟,让他去华夏参加《功夫》擂台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