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943章 北疆才是我的家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43章 北疆才是我的家

    看着火车远去,顾晓雨怅然若失,走出站台,迷迷糊糊的回到了家里——母亲下班回来正在做饭,看到她进来,有些意外:“今天不上班?”
    “没,今天上午没事。”顾晓雨摇了摇头,看着忙碌的母亲,想着要不要说这件事情。
    “过几天你哥定婚,到时你得回来一趟。”范文丽没有看女儿,一边切着白菜一边说道,“我把你给我的钱给了你爸一部分,加上存的钱,你爸在你哥单位附近给看了一套房子。平房,一里一外,了四千八。
    你哥的女朋友知道后,就给你哥说,这处的时间也不短了,想着在年前把婚订了,等到开春收拾收拾房子,把家具置办齐,到时就可以结婚了。”
    说到这里她停下了手头的刀,扭头看了顾晓雨一眼说道:“你哥年纪不小了,今年能结婚,你出了大力。你也别埋怨妈,这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先把急事办了。”
    顾晓雨点点头,那五千本身就是全给妈妈的,她肯定是没意见。
    “剩下的一些妈给你存着呢,等你结婚了妈拿出来给你当嫁妆。”范文丽想着女儿这么乖巧,声音变得温柔起来,“你哥也说了,他努力攒钱,等你结婚的时候送你一个大件。”
    顾晓雨下意识点点头,她还在想着姐姐的事情。
    但是妈妈说的都是这边“家”里的事情,她不知道怎么开口。
    “你爸这几天可高兴坏了,你哥的事情一解决,他算是去了一个大心事。”范文丽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在咱们街坊邻居跟前说话都大声起来,也算是抬起头来了。”
    黄宇飞快三十的人了,现在还没结婚,街坊邻居自然是有说闲话的。黄九章是个小领导,比较要面子,经常让人背地里说,这心里自然不舒服。
    “还有你,也老大不小了,你不是说……你姐都结婚有孩子了吗?”范文丽提到了顾晓霞,“你也该想想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我们一直没给你介绍,就想着你们单位的人素质高一些,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的,那我和你爸就要给你介绍了。”
    终于听到母亲说姐姐,顾晓雨刚要打算说一说姐姐的事情,范文丽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你是姑娘家,不需要准备房子。结婚的时候到时咱家里买几个大件当嫁妆就好。当然,那钱到时我会给你,你攥在自己手里,女人家结婚了,手里有钱,底气才足。”
    范文丽说到这里叹口气,把切好的白菜放进菜盆里开始淘洗,一边洗一边说道:“当初我带着你嫁过来,手里没钱。也就是你爸不嫌弃我们娘俩,不然有我们受的。
    你也别不信,这街坊邻居里,外嫁女被欺负的少了?你爸算是好的了,当然你这回给的钱,他也高兴,说没白送你上大学,这上了大学就是不一样……”
    顾晓雨不想说话了。
    妈妈满眼都是这个家里的情况,或者说这二十年她已经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这个家里。按理说,自己在这个家呆了二十年,应该也融入了。
    但一想起这些年来继父和继兄对自己那淡淡的疏离感,顾晓雨就越发觉得,那边才更像是自己的亲人,才更像是自己的家。
    回想起这几天和姐姐姐夫一家人在一起时的欢快,再想想这些年住在这个家里的谨小慎微,顾晓雨都有种干脆辞职去北疆的冲动。
    当然也只是一时冲动。姐夫姐姐买了院子,自己还要给照顾呢。只是希望他们有空能过来,而自己有了假,能过去。
    路途遥远,但却挡不住自己想要过去的心。
    黄九章和黄宇飞陆续回来,看到顾晓雨在家,两个人都客气的主动和她打招呼,这让顾晓雨心头百味杂陈。
    “晓雨,你放心,那钱我结婚后存着一定会给我还上的。”黄宇飞拍着胸脯保证着。
    黄九章也笑着说这是应该的。
    “不用着急。”顾晓雨低头扒饭,咽下嘴里的食物说道:“这钱本身就是给妈妈做主的,妈说怎么用就怎么用吧。”
    黄宇飞一听眼睛放亮,看向了范文丽。
    黄九间伸手拍了他一下:“怎么着,你都这么大了,还真就没担当了?晓雨到找对象的年纪了,那也是要钱的。”
    “对对对,”黄宇飞急忙点头,“对了,我们厂子里有几个年轻人不错,晓雨,有空了我介绍你们认识啊。”
    顾晓雨没有应声。
    吃过饭,帮着母亲收拾完后,她就离开了。走回到单位的路上,鬼使神差的,顾晓雨来到了李建国买的那个院子。
    院子里基本的家具都有,顾晓雨开门的时候让邻居碰到了,还有人问她是不是新买了邵家的院子,打听她是哪个单位的。知道她是大学那边的,问的邻居还真就挺有敬畏之心的。
    毕竟这年头能在大学工作,肯定是不一般的。
    在这里打扫卫生,顾晓雨的心情反倒平静下来。索性接下来几天没事的时候,她就把这个院子,包括李龙的两个院子一起打扫了——那两个院子里雪厚,顾晓雨一个人搞不来,便又钱找了几个人,把这里面的雪清干净,垃圾打扫掉。
    几天后,看着打扫的干干净净的院子,顾晓雨还挺有成就感的。
    然后她就觉得院子有些空,干脆便又去了委托商店,了钱买了一些二手家具,把这两个院子里也给装扮了一下,至少感觉院子里能住人了。
    李龙说过年后有空过来要装修的,但在顾晓雨看来,眼下这打扫过的院子就能住人了,其实挺不错的。
    这段时间她也在附近打听着房子的事情,还通过同事打听了一下。
    因为只要这几个院子附近的地方,找了有一个多星期,才有个眉目。在李龙买的那个二进房子附近,有一个小院子。不是四合院那种,三间平房,一个小院,不靠街边。
    这里原来是一个单位的家属院,顾晓雨买的这个房主退休了,要搬去儿子那边住楼房帮着看孙子,这小院就空下来了。
    顾晓雨是打听清楚附近住户都不错,才有了买院子的想法。
    这个院子卖三千块钱,顾晓雨也没讲价,痛快的买了下来。
    虽然后来附近的邻居说买贵了,但她比较喜欢。主要是屋子里家具什么都是全的,锅灶也都有。那老两口其实也舍不得这些东西,但儿子那边住的楼房没办法放这些东西,干脆连院子一起打包卖给顾晓雨了。
    顾晓雨看中这里还有一个原因,附近不远处就是街道办,公家的地方,每天晚上还有值班的,至少这里能保证安全。
    等把这些都弄好,顾晓雨回了一趟家,才知道自己错过了继兄的订婚仪式。
    范文丽埋怨她这段时间都不着家,亲家那边还打算见识一下这个在大学里工作的人呢。顾晓雨也没辩解,只说最近有些事情要办。
    范文丽没有追问,顾晓雨猜测她可能知道自己和北疆那边联络的比较多,但估计她也不想知道那些事情,所以就没问。
    错过了也就错过了,顾晓雨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和遗憾,她现在越发喜欢一个人在院子里呆着,无论忙碌也好发呆也好,好过呆在这个“家”里。
    现在这边一些地方已经换了程控交换机,打电话的方式改变了。顾晓雨想着姐姐说的话,今年年后北疆那边也要换电话了,到时姐姐家真拉了电话的话,就可以好好打一下了。
    李龙他们坐着火车一路往西,这次每个站他都下去,想要看看有没有什么特产能带回去的。
    只是让他有些遗憾的是,回程的路上没买到酒枣。一路同车厢的人陆续换了一些,李龙背包里的酱肘子等特产吃的差不多,这时候和其他人的关系也融洽起来。
    越往后走,车厢里越空,等到乌城的时候,车厢里剩下的人连三分之一都没有。
    李龙他们下车后发现天已经差不多黑了,这时候是没去玛县的班车的,李龙他们便在八一招待所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吃过饭,坐着班车回到了县里的大院子。
    无论是李建国、李娟李强,还是顾晓霞,都觉得非常神奇,前几天还在燕京城登长城看故宫,今天就已经回到了北疆。两边相距几千公里,这就已经回来了?
    就跟做梦一样!
    李龙对于他们的反应还是挺感慨的。心说再过几十年等你们坐着飞,三五个小时就从国家西面跑到东面,甚至于坐着飞机一天之内能过去好些个国家。
    普通老百姓也坐得起。
    现在给他们说,他们也不一定相信。
    杨大姐看到顾晓霞他们回来,高兴的很,忙着倒水,准备午饭。
    李建国和李娟、李强着急着要回去,李龙也没阻拦,说等他去乌城火车站把特产拉回去后再带回到村里去。
    发动吉普车,把李建国、李娟和李强都拉了回去。顾晓霞则换了衣服,明明昊昊两个没等到开饭就睡着了。
    这段时间虽然在火车上两个孩子睡的也不少,但真要说休息还就没怎么休息好。
    顾晓霞收拾好之后,一边和杨大姐韩芳聊着燕京的新鲜事,一边帮着做饭。顾博远中午过来的时候,看到顾晓霞回来也非常的高兴。
    李龙他们回到四小队,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人。
    李建国的西屋,李龙在给老爹老娘讲着燕京的那些事情,李建国时不时的补充着。两个老人家特别喜欢听的就是故宫里的事情,以及老人家的纪念堂。
    听说李家人回来了,最先赶过来的是陆家两口子。
    李娟和李强两个已经迫不及待的找他们的小伙伴去显摆了,李龙停止了聊天。人来的一多,李青侠、杜春芳便去了他们的东屋。
    梁月梅在边边感觉不深,只不过是不到半个月没见家里人,但李建国他们感触就是非常的深,毕竟这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去了一趟燕京,祖国的中心,那感受能不深?
    随身带的包里有一些特产糕点,过来的人一人分了一点吃着,都说不愧是燕京带回来的东西,吃着感觉就是好。
    陆续还有人过来,他们听着李家人讲燕京的事情,听说他们还照相了,一个个都说等李龙把照片洗出来后一定要看看。
    人太多,到吃中午饭才散去,吃过饭后,李龙就匆匆离开了,他可不想再被围着。
    曾几何时,他从乌城回来的时候,那些人找他讲着乌城的事情,他那时候还挺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眼下却只觉得挺烦。
    回到大院的时候,罕见的发现顾博远还在,正听着顾晓霞说着事情。
    看李龙回来,顾博远便问了他一些事情。
    顾博远虽然跑的地方也多,但燕京城还没去过,这回听女儿说李龙买了两个院子,还买了一些字画,就挺稀罕,想要见见。
    李龙便从背包里取出装在画筒里的那七幅画给顾博远看。
    “还真是名家真品啊。”顾博远一幅幅看完,感慨着又交还给李龙,说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这些书画以后应该是会值些钱的,收好了吧。”
    他就是再能也想像不到以后这些画一幅都有百万以上,甚至于有千万上亿的。
    想不到那么远,只是听着两个女儿相处的非常融洽,再想想以后去燕京也有落脚点了,顾博远甚至在想着,是不是什么时候自己也过去一趟?
    特别是李龙他们这说去就去了,说回来就回来了,他发现其实燕京原来去一趟也不是很困难嘛。
    “对了,供销社那边前天过来人说,过完年县里就要开代表会,让你准备准备。”
    李龙这才想起来代表是每年要开会的,要审读报告,要有提案,事情不少。
    好在是年后,要是年前,他这边过去燕京,联系不畅,请假都不好请。
    顾博远也说了一些收购站的事情。
    “最近到年前,不少人都想着打着黄羊的皮子卖钱买些年货,这可倒好,一天都能收百十张皮子。”顾博远感慨着,“照这个打法,那戈壁滩里黄羊再多,也不经打啊。”
    “不至于,这边打的多了,来年黄羊就不会从这边经过了。”李龙说道,“黄羊也精着呢。”
    李龙知道眼下黄羊还属于大片群体,有的能几万一群穿越国境,再往后十年才慢慢变少。
    顾博远吃过晚饭走的,走的时候提醒李龙记得好好想想议题,参加会议要表现好一些。
    “既然在燕京买院子了,就得想办法能经常往寻那边跑。”顾博远说道,“不然的话,那院子久不住人,肯定是会被人盯上的。”
    “那你呢顾叔,以后有没有想法去那边?”李龙问道。
    “没有。我觉得就在这里挺好的,”顾博远说道,“吃喝不愁,钱多的都不知道咋,呆哪里都差不多。”
    李龙不知道这是顾博远的真心话还是糊弄他的,反正看样子短时间顾博远是不打算去燕京了。
    不去也好。听顾晓霞和顾晓雨的意思,自己的那个丈母娘是一点也不念旧情的,那样的话还真就不如不去。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和顾晓霞杨大姐说一声,便开着吉普车赶往乌城。
    从燕京邮寄过来的画还没到,平邮是比较慢的。不过他估计从那边托运过来的特产类,比如糕点之类的肯定是到了。
    到了乌城火车站托运部,拿出票,人家就给他取了货,几个大木头箱子,李龙一一搬上了车。
    “小伙子不错,力气挺大啊。”负责托运部的人看着李龙轻松的将那木头箱子抱起来,赞叹着。
    “嘿,年轻嘛。”李龙应了一声,关好车门往市里开去。
    开到一个家属院,李龙把吉普车停到大门边上,打开车门,取出工具起子,把其中一个箱子给撬开,取出里面的两包点心来。
    他进到家属院里,找到了记忆中的那个房号,敲门。
    开门的是吴教授,看到李龙之后,愣了一下,然后才笑着说道:
    “哟,小李同志啊,稀客稀客!快进来快进来!”
    现在学校放假,吴教授没啥事情,李龙猜测她应该在家里。这过来了果然是在的。
    “吴教授您好,我前几天去了燕京,这是带回来的那边的特产糕点。”李龙把糕点放在茶几上说道:“两盒,还有一盒是给罗教授的,我不知道他家在哪里……”
    “老罗回老家了,等他回来我转交给他。”吴教授给李龙倒了水之后,坐下来和李龙聊了起来。
    在听李龙说和口里的客商联系上,把这边的打瓜籽压平之后卖到了口里,吴教授立刻就开心的笑了,李龙感觉这位教授听了自己的消息,脸上都有光的。
    “不错不错,能带着村里人一起致富,你这小伙子真可以!老罗去年回来后就说你的事业越做越大,现在看来,你这样的人才是真的先富起来然后会带动后富的,不错不错!”
    对于李龙的行为吴教授大加赞赏,在听说李龙已经是县人大代表后,吴教授更是觉得这是实至名归,这样的代表才能真正的代表人民嘛。
    聊了一会儿,李龙要走,吴教授一定要李龙留下来吃饭,说还要听一听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一些事情。吴教授带的学生也是有专业的,有些东西光在学校里听不到多少,还是要多听听农村老百姓的真实话来。
    李龙也乐得多给吴教授讲一讲农村的事情,顺便也认识了吴教授的家人。
    这顿饭吃完,李龙出来后又去了玉器厂,找刘工。
    认识的人多,年前了这些交情不错的人,李龙打算都送一送。
    乌城有,北庭市也不少,钱主任,魏主任,陈红军等。
    等李龙回到县里,一个箱子已经空了。
    当然,收获也挺大的。(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