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诸王
第952章 诸王这场军事会议,一直开到傍晚时分,等到天色快黑下来的时候,李皇帝才站了起来,然后看着苏晟,笑着说道:“今天诸位说的都不错。”
“这几天,枢密院连同兵部,户部,还有九司的人,一起商议个具体的章程出来,十日之内呈上来。”
苏晟微微低头,抱拳行礼道:“是!”
皇帝陛下已经宣布了散会,众人自然也就陆续离场,不过兵部的人起身之后,苏晟却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留在了甘露殿,李云看他这个模样,也知道他有话要说,因此便等了他一等。
等到兵部的人都离开之后,李云才看着苏晟,笑着说道:“师兄还有话说?”
苏晟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陛下,臣这段时间认真想了想,臣想要辞去这个枢密使的职位。”
他深深低头道:“臣请自降为副使。”
枢密院,掌机要军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制禁军。
理论上来说,前一段权力要更大一些,毕竟所有的军务理论上来说,枢密院都可以过问。
但是,当今天子是个马上皇帝,通晓兵事,那么打仗就不是枢密院说怎么打就怎么打了,枢密院更像是个一个参谋机构,给皇帝陛下提供作战方案。
因此,在章武一朝,最要紧的权柄,反而是节制朝廷禁军的权柄。
李云有些诧异的看了看苏晟,走到他面前,将他搀扶了起来,笑着说道:“是不是有人在师兄耳边,说什么闲话了?”
苏晟低头苦笑道:“陛下,臣早些年做枢密副使,做的挺踏实的,从去年陛下升臣做了枢密使之后,臣就一直觉得心里不踏实。”
他抬头看了看李云,又低头道:“臣知道陛下是光明正大的性子,不会有什么别的心思,臣也不是疑心陛下。”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声道:“臣是觉得,枢密院这种衙门,往后就不应当设枢密使了。”
“只设两个副使,枢密使之位,应当空悬。”
李云摸着下巴想了想,然后看向苏晟,微微摇头道:“后世天子,可以如师兄所说这般,空悬枢密使,或者以文官充任,但是我这章武一朝,却不必这么麻烦。”
他看着苏晟,笑着说道:“算一算时间,咱们相识已经十几二十年了,我从未疑心师兄,师兄何以疑心我耶?”
苏晟闻言,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红着脸说道:“陛下,臣…臣家里,有个代写文书的门客…”
他低着头,跪在了李云面前,叩首道:“臣一时糊涂,错听了他的话。”
李云一边将他扶起来,一边笑着说道:“我猜一猜,他大概是跟师兄说,让师兄故意犯点什么错处,给我一个借口,把师兄贬为副使,是不是?”
苏晟猛地抬头看着李云,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
李云哑然一笑:“这般看着我做甚?我又没有在你家里,安插什么人手。”
“我猜的。”
李云拉着他坐下,笑着问道:“他这个提议不错,师兄怎么没有按着他说的去做?”
苏晟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臣心里想着,不应当与陛下耍什么心思,应当与陛下坦诚相待。”
“因此,干脆就直说了。”
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口气:“师兄以前,是多么直爽的性子,如今咱们坐了朝廷,这才几年时间,怎么变得这般多心思?”
苏晟闻言,脸色变得通红,低着头一言不发了。
李云看着他的面孔,忽然笑了笑:“好了好了,如今咱们各自位置,与当年大不相同了,师兄心里多想也不奇怪,我有个法子,可以让师兄踏踏实实的做这个枢密使。”
苏晟长出了一口气,立刻低头道:“请陛下教我。”
“枢密院下属,有稽查司。”
李皇帝看着他,正色道:“这几年,军中一些人已经不安分了,师兄这个枢密使,这段时间不妨抓一抓,打一打他们,下手狠一些,不要怕得罪人。”
“或者说,不妨多得罪一些人。”
李云看着他,开口说道:“不要管什么出身,也不要管是不是缉盗队,是不是越州军,是不是江东军出身,只要师兄那里有罪证,一并办了。”
“我这里不会护短。”
李皇帝正色道:“军中,需要及时正一正风气。”
苏晟闻言,先是一脸严肃,然后他看向李云,问道:“陛下,若是查到缉盗队的老人?”
“我说了,只要有罪证,我这里绝不护短。”
他笑着说道:“师兄,我这朝廷,军饷可没有亏待下面的弟兄,我没有精力去查他们,师兄要替我,去好好查一查。”
苏晟闻言,面色肃然,对着李云抱拳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一视同仁,严查军中罪过!”
查纪律,就意味着得罪人。
而苏晟现在,名声太大,权力太大,职位又太高。
因为如此,他心里不踏实。
但是只要狠狠得罪一批人,他心里就能踏实了。
李云再一次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说道:“师兄辛苦。”
苏晟低头行礼,正准备告辞离开,李云开口笑道:“师兄等我一等,我换身衣服,一会儿咱们一起出宫。”
苏晟有些诧异:“这么晚了,陛下还要出宫?”
“我出去探探亲。”
…………
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后,换了一身便服的李云,在苏晟的陪同下,一起离开了皇宫。
皇宫门口,晋王李正已经在等候,见到李云与苏晟一起出来,他有些诧异,连忙拱手行礼:“陛下,大将军。”
李云只是笑了笑,苏晟却连忙低头还礼道:“晋王爷。”
李云看了看苏晟,开口笑道:“好了,师兄且回家去罢,我跟李正约好了去处。”
苏晟这才低头行礼,告辞离开。
等苏晟离开之后,李云才跟李正一起,上了一辆马车,马车里,李云看着李正,微微叹了口气:“周绪死了。”
李正一惊,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微微叹了口气,开口道:“他也六十了罢?”
李云沉默,没有回答。
李正又想了想,开口说道:“他这一去,旧周的节度使们,似乎都已经不在了。”
李云“嗯”了一声,缓缓说道:“还剩下几个不怎么起眼的。”
说着,他看了看李正,继续说道:“武元承的身体,这两年也很糟,太医奏报说,可能就是今年的事情。”
李正摇了摇头道:“他这样的人,竟能善终,算是运气好了。”
李云抬头看了看马车外面,没有说话。
又过了一会儿,马车在一户大宅门口停了下来,驾车的杨喜杨侯爷低声道:“陛下,王爷,已经到了。”
李云这才下了马车,抬头看了看这座宅邸。
片刻之后,二人已经坐在了宅邸之中,一身布衣的李封,亲自给兄弟两个人倒茶。
晋王李正喝了一口之后,对着李封开口说道:“大兄这几年,越发像个读书人了。”
李封闻言,笑着说道:“我是个教书先生,本就算是读书人。”
李云也放下茶杯,对着李封开口道:“今天半夜过来,是想跟大兄说一件事情。”
“两个侄儿,都已经二十多岁了。”
李云开口道:“我想让宗府,把他们录入宗室,正式认下这两个侄儿。”
李封闻言,手都颤了颤,但是强忍住,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勉强冷静了下来,对着李云挤出来一个笑容:“那是他们的福气。”
“我代他们,多谢二郎了。”
一旁的李正,开口笑道:“天子的亲侄儿,少说也要封个郡王,大兄一家,以后就是天潢贵胄了。”
李封深呼吸了一口气,看着李云。
李云也在看着他,过了一会儿,问道:“大兄想要录宗牒否?”
“你我兄弟相认,你便与李正一样,也同样封王,将来替我打理李家宗府,做李家的宗正。”
李封看了看李云,又看了看李正,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二郎若是需要我去做一些事情,那么我就厚脸皮去做这个宗正。”
“不过,我这个王爵。”
他苦笑道:“有些太重了。”
李正笑着说道:“大兄是天子的亲兄弟,本来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咱们李家,需要人口。”
说到这里,他正色道:“来稳固地位。”
李封低头喝了口茶,看向李云。
“那我就…”
“厚颜应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