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知否:我是徐家子 > 第838章 开宗【拜谢!再拜!欠更6K】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38章 开宗【拜谢!再拜!欠更6K】

    第838章 开宗【拜谢!再拜!欠更6k】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北辽高官要员可不会怜悯大周子民。
    当时,看着皇帝书房中点头的重臣同僚,顾廷煜又问了一句:“陈相,若是前两月我等葬身鱼腹,您认为北辽之人可会拍手称快?”
    答案不言而喻。
    安静的书房中,朝中诸公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安静坐在一旁的徐载靖。
    众人心中有一个念头飘过:当日在金明池中,若是徐载靖不在,那么如今他们的坟头可能都长草了。
    最终,书房中的讨论,以皇帝的‘为将士性命计,为收复故土计,为收取民心计,北方全力备战,静观其变,待时而动。’这几句话为结尾。
    其中的一句‘全力备战’,便有数不尽的金银朝着军队上下的衙门流去,如皇城司、戎机司等刺探情报的衙门,也有了更多的‘活动经费’。
    辚辚车声中,
    想着这些的徐载靖深呼吸了一下。
    柴铮铮三人看着望向窗外陷入沉思的徐载靖,相视一眼后不约而同的没有说话。
    走了好一会儿,周围街边的说话喧闹声变的大了许多。
    看着将视线收回车内,看向自己的徐载靖,柴铮铮笑着道:“官人,我听皇后娘娘说,父亲他过两日就要去北边了?”
    “对!”徐载靖看了眼明兰和荣飞燕,道:“京中诸事已经办结,父亲他明日同我去过祠堂,后日就要启程去北边主持大局。”
    柴铮铮三人齐齐点头。
    “官人,咱们明日开始搬家,明晚我们就继续住在曲园街!到时也能和母亲一起送父亲启程。”柴铮铮笑道。
    “好。”徐载靖微笑点头。
    第二天,
    寅时正刻(凌晨四点后),晨光未现,天色较暗。
    曲园街,
    徐家祠堂,
    本月连番喜事,祠堂内外被打扫过数次,昨日又被清扫过,祠堂内外自是十分干净整洁。
    此时祠堂内外亮着灯笼,系着彩帛,一片庆贺的气氛。
    祠堂内放着供桌,上面摆着牛、羊、五谷、水果、美酒等祭品。
    祠堂屋外则铺上了一层毡毯。
    祠堂院儿外的彩棚下亮着数个大蜡烛,坐着七八位穿着新衣,身无军职,从代州启程而来的徐家族老,众人正坐在桌边一边喝茶一边说话。
    个头又窜高的楚战手里提着茶壶,一脸笑容的不时帮徐家族老满水。
    也不怪楚战心情好,实在是这几位来自代州的族老,居然还记得楚战的祖辈,并对楚战祖辈的事迹细说两句。
    而楚战跟在代国公身边,在西北军中也是见过不少徐家后辈,也能和这些族老聊两句他们儿孙最近如何如何。
    前勇毅侯府在汴京中起势,尤其是如今徐家兼着和蒙古马匹贸易的肥差,自也泽惠族人,让代州徐家受益颇多。
    之前在代州,某些和徐载靖的姑奶奶盛老夫人同龄的族老,说话时大多追忆当年勇毅侯府的煊赫。
    如今有代国公、徐载靖等这些个后辈在,他们便很少追忆当年,而是大谈以后了。
    徐家族老说着话时,阿兰又端着托盘送了些干果、蜜饯过来。
    族老们知道阿兰出身北辽,和阿兰说话时,还有人用北辽话同阿兰道谢。
    几位族老还说,待和北辽打起来,阿兰定然能大展手脚。
    说了好一会儿话,
    时辰便到了卯时(早五点后)
    东方有了鱼肚白,
    周围的光线明亮了许多,
    青云的身影出现在彩棚不远处,并朝着阿兰和楚战挥了下手。
    见此,众人明白是沐浴更衣的代国公、卫国郡王等人到了,纷纷起身等待。
    很快,
    在徐家一位德高望重的族老陪同下,徐载靖和父亲、兄长以及侄儿们来到了祠堂附近。
    同族老们一番见礼叫人后,众人一起进到了祠堂院儿。
    在一旁的铜盆中净手后,代国公徐明骅作为族长,在族老司仪的喊声中给祖先上香。
    徐家众人三叩首。
    叩首结束,徐明骅初献(将酒杯中的酒水恭谨的撒在地上,再次斟满后举杯过头恭敬的放在供桌前。)
    随后,徐明骅拿起准备好的祝文在祠堂中高声诵读。
    大意为今日孝孙徐明骅,携族中男丁在祖先跟前告祭,后辈子孙徐载靖因功封卫国郡王,皇家赐甲第立王府,家族、族人深以为荣。
    祈求祖先们庇佑后辈,尤其是新立府的徐载靖,庇佑他们夫妇恩爱,王府基业长久。
    念完,徐明骅将祝文的焚烧于铜炉中,众人再次叩首。
    叩首结束,徐载靖作为亚献上前,一如方才父亲那般,一杯酒恭谨撒地,一杯酒恭谨放在香案上。
    后徐载靖跪地,出声感谢祖宗恩泽,祈求祖宗保佑,并承诺不负祖宗期望,延续家族荣耀。
    后载章作为终献,再次敬酒后,在如林一般的牌位前,代表族人说出对父亲、弟弟的支持。
    后徐家族人们依次上前,嘴里念念有词的象征性挪动一下祭品,代表请祖先享用。
    徐载靖上前请祖先享用祭品时,也看到了摆在香案正中的一个崭新而精致的木盒。
    待众人都上前动过祭品后,方才跟在徐明骅身边的,德高望重的族老,将那木盒郑重的捧了过来。
    木盒上刻有笔走龙蛇的几个字:‘卫国郡王府世谱’。
    恍惚之间,徐载靖感觉这几个字有些熟悉。
    看着徐载靖的眼神,徐明骅点头道:“靖儿,此乃陛下御笔。”
    说着,徐明骅郑重接过木盒,双手举起让徐家族人看到。
    载章等徐家族人纷纷躬身拱手一礼。
    随后,徐明骅将其放到了很是震惊的徐载靖眼前,朗声道:
    “靖儿,今日我将此谱交予你,你即为这一脉之祖。”
    “望靖儿你上承皇恩,下继祖德,开枝散叶,光耀门楣。”
    徐载靖双手接过,躬身深呼吸了一下,恭敬回道:“是,父亲!儿子谨记!”
    “嗯。”徐明骅微笑点头。
    徐载靖直起身,将手里的木盒举起,载章等族人再次躬身拱手一礼。
    众人平身,徐载靖在父亲的带领下,和族人一起再次跪在了香案前。
    最后,徐家众人再次叩首,起身后缓缓退出了祠堂。
    结束时,将将到辰时(早七点后)
    徐家前厅,
    代国公带着族老、儿子、孙子等人走了进来。
    坐在厅堂内,早已得到通传的孙氏带着儿媳们已经站了起来。
    一番见礼后,众人纷纷落座。
    但此时女眷们只有孙氏坐着,不论是谢氏华兰,还是柴铮铮明兰荣飞燕,都站在了一旁。
    徐载靖落座后放在手边的精致木盒,木盒上的字迹依稀可见。见此,柴铮铮和明兰、荣飞燕颇有感触的对视了一眼。
    这时,
    女使端着托盘走了进来,
    谢氏带着妯娌们给族中辈分高的族老们上了茶。
    奉茶时,
    一位须发皆白的族老看着明兰笑道:“大郎,这位就是出身盛家的明丫头吧?”
    徐明骅笑着点头:“是。”
    听到此话,明兰赶忙朝徐家族老福了一礼。
    说话的族老笑道:“明丫头,你祖母在盛家脾气可好?她还是姑娘的时候,那脾气可大着呢!”
    明兰一脸讶然:“回长辈的话,祖母在盛家脾气向来温婉。”
    “温婉?”徐家族老很是惊讶。
    孙氏笑道:“九伯,姑姑她都当祖母了,脾气怎么可能还像年轻的时候。”
    “呵呵,也是,也是!今日中午她来么?”族老又问道。
    孙氏点头:“来的。”
    徐家族老微笑点头:“有了年纪,京里有什么事儿都是后辈来!说起来,上次我们这些代州的老家伙们见她,还是当年她大婚的时候呢。”
    孙氏笑道:“九伯,您别老说明丫头,我家老二的大娘子华兰,也是姑姑养大的!!”
    说着,孙氏指向了华兰。
    华兰赶忙笑着微微行礼。
    “哦!对对对,我人老了,心思也老了,忘记咱家载章也是娶的盛家姑娘!”
    老人说完,厅堂内一阵笑声响起。
    徐家族老说完,孙氏解释道:“华儿她又怀了一个,礼数不周,九伯您见谅!”
    “你这哪里话!孩子们能有什么不周到?”徐家族老说着,看着华兰欣慰的连连点头,笑道:“开枝散叶!家族繁盛!”
    一番寒暄,
    徐载靖也和族老们说了些话,
    内容多是几个出身代州入了摧锋军的徐家子弟的近况。
    徐载靖说完,徐家族老嘱咐道:“战场之上,刀剑不长眼,五郎你可得狠狠的操练他们!”
    “您放心吧!”徐载靖笑道:“一定让他们操练多流汗,打仗少流血。”
    此话一出,族老们纷纷笑着点头。
    “这话有理,不愧是咱们徐家的文曲星!”有族老喊道。
    厅堂内又是一阵笑声。
    随后,徐明骅笑道:“九伯,靖儿他和铮铮她们还要搬府别住,现在就让他先行动起来吧,有话咱们中午宴席上再说?”
    “好好好!让五郎他去忙!”
    其余徐家族老纷纷点头。
    徐载靖便起身躬身拱手一礼,同众人告别后拿起木盒走到孙氏附近,带着福了一礼的明兰等人一起绕过屏风朝后院儿走去。
    回院子的路上,
    仆从们正或用推车推或搬着一个个用料极好,上着铜锁的箱笼朝外走着。
    贴身女使细步、丹橘等人或出现在路边,或出现在游廊上。
    见到徐载靖等人,纷纷行礼问安。
    一路点头回礼,徐载靖来到了自己的院子。
    在外面看着,
    院子木架子上的葡萄树依旧长势茂盛,下面摆着干净的大鱼缸,门廊下的房门上还贴着喜字,一切跟之前并无不同。
    可等徐载靖带着夫人们进了屋子,
    便看到往日摆在厅堂中的剑架已经被搬走,
    往里走一走,
    一侧的书房中,之前的沙盘以及一半多的藏书也已搬走了。
    若是再往卧房走,徐载靖还能看到柴铮铮存放衣服首饰的箱笼已被搬走,此时也只留了几套替换的。
    将从祠堂带出来的木盒放到桌子上,再叮嘱青草看好之后,徐载靖略有些感触的说道:“走吧。”
    出了院子,
    朝外走去的路上,
    徐载靖刚迈过通往外院儿的小门门槛,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只见来到通往跑马场的过道上,几十辆平板马车都已经装满了各种东西,一直排到之前殷伯住着的木屋附近。
    “这么多?”徐载靖惊讶道。
    一旁的柴铮铮疑惑道:“官人,多么?这些只是两位妹妹陪嫁的一部分,我的那些和官人的赏赐等物件还没动呢。”
    “啊?”看着惊讶的徐载靖,柴铮铮肯定点头。
    随后,几人又走到了跑马场边,让这第一批马车启程去往广福坊。
    站在门口目送车队离开,徐载靖轻轻叹了口气,有那么一瞬间,徐载靖宁愿自己没有立下这般泼天的功劳。
    那样的话,自己还能够在这长大的院子里继续住下去。
    看着挽着徐载靖胳膊的柴铮铮,荣飞燕侧头和挽着她胳膊的明兰对视了一眼。
    “明兰妹妹,没想到官人在战场上杀伐果断,此时却这么多愁善感。”荣飞燕凑到明兰耳边低声道。
    明兰抿嘴凑到荣飞燕耳边:“飞燕姐姐,其实我从盛家离开前,也是这般的难受呢。”
    “我也是。”荣飞燕点头低声道。
    待看到徐载靖回头看来,荣飞燕和明兰赶忙回以灿烂一笑。
    徐载靖看了两人一眼后,又环顾了一下看了二十多年的街景,正好看到街口有一辆带着车厢的马车驶来。
    在大门口等了会儿,
    待马车驶到近前,徐载靖才发现是嫁到祝家的姑姑带着儿媳前来。
    看到徐载靖等人,倪祈秋和婆婆赶忙下了马车。
    “姑姑,嫂嫂。”徐载靖和夫人们一起叫人。
    一番寒暄后,徐载靖陪着亲戚走到了前院厅堂中,自又是一番热闹。
    上午晚些时候,徐家众人分开。
    族老男宾们依旧在前院,亲眷们则去了后面。
    当平梅和安梅来到徐家,在族老们面前露了一面后,是直接去找孙氏等人的。
    老夫人带着王若弗来的时候,却是和几位同龄的族老叙了叙旧,说了好一会儿话。
    后院厅堂中,
    老夫人同王若弗走了进来。
    刚进屋,看着起身的安梅和华兰,老夫人赶忙摆手:“你俩就别动了!咱们之间没那么多的虚礼。”
    说完这些,老夫人这才和孙氏等人笑着点头。
    平梅笑着走到老夫人身边,和王若弗见礼后扶着老夫人的胳膊,笑道:“姑祖母,您来的正好,安梅这丫头正说咱们呢!”
    老夫人一脸微笑,好奇的看着平梅:“哦?安梅说咱们什么了?”
    此时,谢氏也在婆母的示意下走到了王若弗身边,请她去落座。
    平梅扶着老夫人道:“安梅这丫头说啊,京里就没有像咱们这样,一个月屡次回娘家坐席的妇人!”
    老夫人闻言一愣,随即笑了起来。
    屋内众人也纷纷笑着摇头。
    看着微笑的安梅,老夫人点头道:“安梅说的是实话,最近咱们回娘家的次数是多了些。”
    “这喜事多,没办法!”说着,老夫人看向了柴铮铮等人。
    落座的王若弗闻言,咧嘴笑着点头,一句‘要是有别的事儿,那也能屡次回娘家.’已经到了嘴边。
    话到了嘴边,王若弗思索了一下后,及时住嘴没有说出口。
    众人说着话,
    有时说到徐载靖搬家的事情,柴铮铮会适时说两句。
    有时说到盛家儿女的婚事,老夫人会让王若弗说一说。
    有时聊到代州徐家的某些人,孙氏说话前还会问下老夫人自己说的对不对。
    当柴铮铮说到皇后娘娘对她们三人态度很好,并提及曹家和孙家的关系时,孙氏也会谦虚几句。
    而老夫人看向孙氏的眼神中,也颇多感谢的神色。
    若不是有孙家和曹家的关系,徐明骅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出头,当然,这也是老夫人父亲的谋划。
    众人说着话,有安梅、华兰等人在,气氛就没冷下去。
    期间,老夫人看着柴铮铮、荣飞燕和明兰的眼神话语的互动,之前有些悬着的心也放回了肚子里。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