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994章 轱辘井打水,李爱国制造送水车,突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94章 轱辘井打水,李爱国制造送水车,突

    呜呜呜.火车沿着铁轨奔驰,逐渐消失在视野中。
    送走了李云龙,李爱国骑着自行车畅游在街道上,两旁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喧闹。
    背着手工书包的小学生打闹,坐在后车座的女青年羞红脸躲在了男同志的背后,几个做好人好事的同志正四处寻找过马路的老奶奶。
    惟一不同的是街边出现了不少挑水桶的年轻人。
    “看来京城这边的缺水情况又严重了。”
    自行车刚拐过胡同,差点跟一道身影撞在了一起。
    那身影反应很迅速,来了两级单脚跳躲开了自行车,一看就是练家子。
    呃.是许大茂啊,那没事儿了,这小子经常骑自行车走山路,这点突发情况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大茂哥,家里缺水了?”李爱国单脚撑地稳稳停住自行车。
    “是爱国兄弟回来了。”
    许大茂看看两个洋皮铁桶,见没磕碰,松口气笑着说道:“是啊,咱们大院的自来水停了,街道办通知,住户们取水要去东门口轱辘井那边。”
    “停水了难怪那么多人挑水.”李爱国正待多问几句,张钢柱几个年轻人挑着水桶从院子里跑出来。
    “爱国,赶紧去挑水啊,听说咱们街区都停水了,晚了排不到位置了。”
    李爱国家里有个大水缸存了不少水,倒是不用担心水的问题。
    考虑到刘大娘家可能缺水,便推着自行车,回了家。
    易中海正站在贾东旭家门口敲门。
    “东旭,赶紧出来挑水了。”
    贾东旭拉开门:“师傅,淮茹还没回来呢。”
    “你一个男同志,等女人挑水?”易中海考虑到前几天刚跟贾东旭闹翻,此时只能压抑住火气。
    “师傅,俗话说做牛耕田,做狗护院,做鸡报晓,做女人的挑水摇辘轳,操持家务,这事儿不就该秦淮茹干吗?”
    贾东旭这话其实也没错。
    在公社里面,因为男社员要干挖水渠等重体力活儿,挑水确实是女人的活儿。
    只是这里是城里,家里有男人的,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人出面。
    易中海被贾东旭的理所当然给惊住了,愣了下后,说道:“你媳妇儿不是没在家吗,赶紧的,我可是得到消息,附近几个大院的住户都要去,去晚了就打不到水了。”
    见易中海发火,贾东旭这才磨磨蹭蹭的接过扁担和水桶,出了门。
    看到李爱国,他冷哼了一声,跟在易中海屁股后扬长而去。
    此时大院里的住户们得到通知也都忙活开了。
    家里有壮劳力的,由壮劳力挑水。
    没有壮劳力的人家,只能由女人和孩子出面了。
    人总要吃水,不管是肩膀挑还是手抬,总得把水弄到家里面。
    李爱国回了家,陈雪茹还没回来,便到刘海中家借了扁担和水桶,挑在肩膀上晃晃悠悠的朝大院外走去。
    张钢柱、许大茂还在外面等着,见他过来,催促道:“爱国,快点。”
    “来了。”
    东门口的水井有些年头了。
    井台边有干净明亮的青石,缝隙间生长着墨绿色的苔藓,铁质的辘轳把手光滑锃亮。
    这些年因为京城供应自来水,几乎被废弃了,现在水井前又围满了人。
    “听说除了咱们街道,正阳门那边也停水了。”
    “是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自来水。”
    “就这干旱的程度,且得等一阵子了。对了,我听说有个侄女,今年十八岁了吧,我家二小子,在木材厂工作,你给牵个线吧。”
    “这个好说,等有时间把他们约在一起见见面。”
    水井旁此时俨然成了一个社交场合,人们一边排队打水,一边闲聊。
    因为打水的人太多,担心出了意外,街道办王主任带着几个街道办干事在旁边维持秩序。
    “轮到我了。”排在最前面的是三大爷。
    他冲上前两手使劲摇着辘轳,随着嘎吱嘎吱的响声,满满的一桶井水就被带了出来。
    待两只水桶都装满,三大爷便挑起细长扁担,迈脚往外面走,走到几个女同志跟前,小声说道:“需要水吗?我给您送家去,也不要钱,有啥废品给我点就行了。”
    这年月人们经常干活儿,别看这些是女同志,也能扛得动一百多斤的袋子,哪可能接受三大爷的“公平交易”啊。
    “老同志,不用了,谢谢您了。”
    “诶诶诶,你要吗”三大爷正准备询问一个年纪稍大的女同志。
    许大茂扯着嗓子喊道:“发芽土豆同志,街道办干事在旁边盯着呢,不怕定你个投机倒把?”
    “胡说什么,我是劳动报酬换废品,哪是投机倒吧。”三大爷嘴上很硬,却有些心虚,见没有人接受,只能挑着水快步离开了。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声。
    “爱国,该咱们了,我来帮你。”张钢柱打了两桶水,伸出手要帮忙。
    “我自己来吧。”李爱国以前用过这玩意。
    站到井口,立马感到井水透着丝丝凉气,水桶系在绳子上,抓起轱辘并没有猛摇,而是一圈一圈有节奏的转动。
    不大一会功夫,两桶水就被提了出来。
    他看到王主任和街道办干事忙得嘴干舌燥,拎着水桶走过去:“王姨,喝口水解解暑。”
    “是爱国来了。”王主任看到是李爱国,也没客气,找来一个一搪瓷碗,舀了一碗水喝了几口。
    那些街道办干事们也喝了几口,都去忙活了。
    李爱国这才拿起搪瓷碗舀了一碗水,这水跟自来水相比较更加清冽,还有股甘甜的味道。
    “王姨,这停水得持续多长时间?”
    “不好说,我们联系了自来水厂,现在干旱,水库里的水不足了。”
    “总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李爱国看看那些排队的人。
    年轻的小伙子倒是没什么,年纪大点的却有些受不住。
    “是啊,我们街道上也组织了人手给腿脚不便利的住户送水,但是人手不足.”
    听到这个,李爱国提议道:“可以让我们街区巡逻队也加进来,组成义务送水队。”
    “诶,我怎么没想到,爱国,你可是解决了大难题啊。”王主任眼睛亮了。
    李爱国把张钢柱喊了过来,把义务送水队的想法讲了一遍。
    “这是好事儿啊!咱又能光荣了。”张钢柱连连点头。
    每次街区巡逻队完成了任务,街道上和住户们都会写表扬信。
    张钢柱虽不在乎这些,但就是靠着上次街道办的表扬信,他才晋升了一级。
    现在有了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你去召集队员们,记住了,要自愿参加,绝对不能搞道德绑架那套子。”
    张钢柱明白李爱国的意思,点点头后,便飞奔而去。
    李爱国记挂着把水送回去,然后也加入送水队伍中,跟王主任闲聊几句便打算离开。
    突然。
    呼呼呼.远处传来绳子落水的声音。
    “贾东旭,你干啥子呢,连水都不会打,现在好了,绳子掉下去了。”旁边的住户们不满了。
    “我也不想啊,谁知道这水桶不听话。”贾东旭硬着脖子。
    李爱国走过去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水桶其实不沉,也就几十斤重。
    只是在摇轱辘的时候,讲究一个稳劲儿。
    要是着急忙慌的,手滑了,轱辘倒转,水桶快速掉进井里面,很容易把绳子给扯断了。
    街道办王主任见绳子断了也着急了。
    顾不得跟贾东旭计较,赶紧让街道办干事找来铁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绳子重新拉起来。
    等李爱国带着街区巡逻队挑着扁担赶来的时候,绳子才刚接好。
    “王主任,东旭确实不是故意的”易中海这会还在解释。
    王主任看到李爱国过来,没有再理会他,冲着李爱国说道:“咱们街区的那些孤寡人家你都知道,送水的任务就麻烦你了。”
    说完,王主任似乎想起了什么,扭头看向那些住户们:“咱们街区的义务巡逻队准备义务给那些孤寡老人送水,谁愿意加入的,可以找爱国同志报名,参与送水者优先领取粮票。”
    街区的那些年轻人早就想加入巡逻队了,只是考虑到队伍纪律性,巡逻队一直没对外招人。
    现在见到能帮忙送水,跟巡逻队一块工作,还能优先领取粮票,纷纷举起了手。
    “我,我,我报名。”
    “等会回家,这天这么热,也待不住,还不如送水呢。”
    “还有我。”
    不大一会功夫,就有十几个年轻人加入了义务送水的队伍中,有男有女,要不是李爱国拦着,还有更多人。
    “现在距离天黑还有不到两个小时,为了不耽误大家伙明天工作,咱们要尽快把水送到住户家中!”
    李爱国这边进行简单的讲话。
    易中海拉了拉贾东旭的胳膊,朝着李爱国的方向抬抬下巴:“东旭,你去帮着送水吧。”
    “我才不去呢,太累了,师傅。”贾东旭撇撇嘴:“这些人跟李爱国一样都是傻子。”
    易中海也是为了贾东旭好,只要送了水,将来肯定会被加分,见贾东旭不愿意,也只能作罢。
    “出发!”李爱国也没多啰嗦,大手一挥。
    女同志负责在水井旁打水,男同志负责挑水,合作得非常愉快。
    淡淡的夕阳下,一扇扇木门被敲开,一桶桶水倒进干涸的水缸内,一张张面孔充满了喜悦。
    “现在真是好时候啊,没水了有人给送到家。”
    “是啊,要是在解放前,就这么点水,至少得好几个大子。”
    议论声中,天色逐渐暗了下来,送水工作也圆满完成了。
    考虑到明天还要送水,李爱国叮嘱那些年轻人明天下午六点半在轱辘井旁集合。
    “队长,我一准到。”
    “这可比跟那帮家伙去溜冰有意思多了。”
    “真是没想到啊,我小立田也有被人称为好人的一天。”
    “队长,你放心,为了加入街区巡逻队,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
    街区王主任一直在旁边看着,看到几个刺头现在竟然化身为积极分子了,心中一阵唏嘘。
    原本以为街区巡逻队是因为下手狠,街区的这帮刺儿头才会老实,没想到他们只是因为一心想加入巡逻队。
    李爱国这一招简直是一举两得啊。
    夜静悄悄。
    李爱国回到大院里,此时大院里一片漆黑,只有李家那温暖的灯光顺着玻璃流淌出来,洒落在道路上。
    还没敲门,陈雪茹听到脚步声,便打开了门。
    “爱国哥,你回来了,赶紧洗洗吃点饭。”陈雪茹接过扁担水桶,打了一盆子水,又递过来毛巾。
    李爱国呼哧呼哧洗了洗,坐在了桌子旁。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什么时间下班的?”他一边喝棒子面粥一边问道。
    “七点左右吧,我们街区也断水了,街道办老张组织人们打水,我们也得帮忙。”陈雪茹拿起蒲扇给李爱国扇风。
    “靠人力送水实在是太耽误事儿了。”李爱国吃完饭,点根烟斜靠在椅子上。
    “是啊,听说水井里的水也坚持不了几天,说不定得从远处调水,到时候就更麻烦了。”陈雪茹进到厨房里洗碗筷。
    “要是能有个送水车.这麻烦不就解决嘛。”李爱国猛地一拍大腿。
    “送水车?什么是送水车?”
    李爱国也顾不得解释,进到了书房内,拿出绘图纸和钢笔。
    他在大西北戈壁滩那边造过送水车。
    这玩意很简单,就是一辆架子车外加一个大铁皮桶,桶的上面开个进水口,下面装上水龙头就行了。
    为了过滤杂质,李爱国还特意在水龙头后面加装了一块纱布。
    至于如何把水从水井里抽出来,那就更加简单了,卡车上面加装一个水泵。
    不到两个小时的功夫,一台送水车就设计完成了。
    正好机务段那边正在造车,所有工具一应齐备,明天就能造出来。
    李爱国放下钢笔,打个哈欠来到卧室。
    此时小陈姑娘已经睡熟了,也不知道做了什么美梦,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
    李爱国关掉台灯躺在床上。
    一个热乎乎的身子贴了上来。
    “竟然敢装睡,看我不教训你。”
    “轻点.”
    zzzz
    第二天一大早。
    记挂着造送水车的事儿,李爱国早早起了床,到隔壁大院找了辆架子车,挂在自行车后面来到了机务段里。
    章主任看到李爱国的自行车挂车,有些惊讶:“爱国,你这是干什么?”
    “这阵子我们那边不是缺水嘛.”李爱国把送水车的想法讲了一遍,问道:“你们整备车间那边有没有闲置的铁皮桶,我个人出钱买了。”
    “确实是有几个废油桶,不过这事儿还得跟段里面汇报一下,走个程序。”
    “那就麻烦你了。”
    李爱国进到工作室里,此时造车专家们和技术员们正在忙着制造防弹大越野,转了一圈,见一切正常,便打算回办公室。
    章主任兴冲冲的回来了,笑着说道:“爱国,我把这事儿给段长汇报了一下,你猜怎么着?”
    李爱国了解他的性子,没有接话。
    章主任接着说道:“段长发话了,李大车是为了街区的群众,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咱们铁道老大哥也得作出表率,段里面决定资助你一辆运输车,还是卡车装载的。”
    “哎吆,太谢谢了。”李爱国当明白资助只是借用,毕竟一辆卡车可是价值不菲,不过这也足够了。
    “老章,这是图纸,还得麻烦你了。”
    “好说,好说,咱连大越野都能造,还造不出个简单的送水车。”
    段里面派的卡车已经就位,章主任带着工人用吊车将大铁皮桶吊到卡车上,李爱国请了几个职工家属清理了里面。
    考虑到卡车行驶颠簸易导致漏水,李爱国又设计了一个简易防震阀门,用弹簧缓冲水力冲击。
    最后还加装双层密封圈防渗漏,制造工作才算是开始。
    滋滋滋.电焊火四射。
    李爱国忙活一阵子,蹲在旁边抽口烟,这时候邢段长走了过来。
    “爱国,怎么样?”
    “段长,实在是太谢谢您了。”李爱国迎上去给段长递了根烟,自己也点上根。
    邢段长夹着烟指了指送水车:“爱国,你觉得咱们铁道上也用这种送水车怎么样?”
    李爱国愣了下神才明白邢段长的意思,铁道职工经常需要野外施工,尤其是抢修铁轨的时候,需要在外面待几天甚至是半月之久。
    附近有村庄,倒没什么,要是身处荒凉地区,无论是吃饭还是饮水都会变成大问题。
    “这种送水车太简单了,只能临时用一下,要想作为饮用水补给车,还得重新设计,采用厚钢板,能够加装在卡车上或者是车皮上。”李爱国认真分析了一遍。
    “这事儿就交给你了,有功夫的话搞出来。”邢段长抬起手腕看看时间,说道:“我得去部里面开会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部里面催得特别着急,咱们回见。”
    邢段长坐上吉普车急匆匆的离开了。
    送水车了半个小时便制作完毕,李爱国又重新回到工作室里忙碌了起来。
    ****
    傍晚时分,住户们回到四合院里,见水龙头依然没水,便打算挑起扁担前往挑水。
    “真是的,天天挑水,烦死了。”贾东旭有些不耐烦了。
    张钢柱带着几个巡逻队的队员准备给孤寡老人送水。
    大院里一片繁忙的气息。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喊声。
    “各位住户请注意,各位住户请注意,送水车来了,要打水的请排好队。”
    “送水车?”住户们一愣,快步跑出大院。
    只见一辆载了大罐子的大卡车停在门外,李爱国坐在主驾驶上,手扶在窗户上,悠闲的抽着烟。
    阎解成发挥大嘴巴的特长,站在旁边拿着铁壳大喇叭喊叫。
    “爱国,这是怎么回事儿?”刘海中凑上来问道。
    “二大爷,把水桶给我。”李爱国从刘海中手里接过水桶放在水龙头下,拧开开。
    哗啦啦.干净的井水从水龙头流淌出来,不到片刻功夫,就接了一桶水。
    “这也太简单了吧。”刘海中忍不住吞咽口水。
    许大茂也倒吸口凉气:“也就是说咱们不用辛辛苦苦的挑水了。”
    张钢柱冲着李爱国竖起了大拇指:“行啊,爱国兄弟,这么好的办法都想得出来。”
    “赶紧的,送了咱们大院,还有好几个大院需要送,钢柱,你们还负责给孤寡老人送水。”李爱国催促了一声。
    张钢柱和那些住户们才反应过来,纷纷拎着水桶凑上前。
    现在水送到家门口了,不用辛辛苦苦的担水,能节省出不少打孩子、做饭的时间,家家户户的脸上都乐开了。
    唯有贾东旭的脸色有些难看。
    “早知道送水变得简单了,当初我就该报名参加义务送水队,这不是白捡的功劳嘛。”
    易中海看看他的样子,无奈的摇摇头,然后拎着水桶放在水龙头下。
    他抬头看到住户们都紧盯着,只能憋屈的说了一句:“辛苦你了,爱国。”
    “客气了。”李爱国拧开了水龙头。
    易中海拎着水桶回到家,脸色黑得能滴下墨水。
    一大妈感到奇怪:“老头子,爱国弄来了送水车,咱们不用跑几里路担水了,你怎么还不高兴了?”
    “头发长见识短,妇道人家知道什么,家家户户都需要水,现在家家户户都得念李爱国的人情,这小子哪里是送水啊,是让住户们欠他人情,这还了得!”易中海猛地一拍桌子。
    “爱国不是那样的人.你啊”一大妈知道易中海又走火入魔了,也没办法劝,只能进到厨房里继续忙活。
    一辆运水车解决了四五个大院的用水问题,街道办王主任得知这个消息也赶来了。
    她围着送水车转了一圈,啧啧称奇:“爱国,水井那边的存水也坚持不了几天了,这运水车能不能跑长途?”
    “王姨,这玩意是喝汽油的,多远都能跑。”
    听到这个,街道办王主任点头道:“区里面正考虑如何从水库那边调水,我去跟领导汇报,看能不能跟你们前门机务段采购一批送水车。到时候还得麻烦你从中间牵线搭桥。”
    “王姨,这是我应该做的。”李爱国没想到街道办竟然盯上了送水车,不过也乐意帮忙。
    毕竟这玩意的成本其实不高,并且大水桶还能回收利用。
    随后,王主任把送水车的情况汇报给了区里面,区里面正发愁该如何运水,见有送水车这种好东西,当时就联系了前门机务段。
    机务段办公室接到地方上的电话还有些懵。
    啥送水车?我们机务段有这玩意嘛。
    “送水车啊,是爱国刚造出的,地方上的同志既然需要,咱们机务段可以免费提供一批。”邢段长特别高兴。
    铁道和地方虽是两个体系,但是无论是铁道铺设、维护都需要地方上帮忙。
    特别是有很多职工家属也是地方人员,跟地方保持良好关系非常必要。
    特别是近两年铁道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部里面数次开会要求各个机务段发扬老大哥的作风,为地方提供帮助。
    “通知整备车间,加急造一批送水车给区里面送过去。”
    挂掉了电话后,邢段长点上根烟,眯起眼:“爱国这小子还真是变成造车专家了,现在不但连送水车都造出来了,就连部里面也打算让李爱国造一辆专车了。”
    想起今天的造车会议,邢段长就觉得奇怪。
    他本来以为是部里面的会议,谁承想被两个身穿黑色中山装的同志请到了一间单独的办公室里。
    对方是由部委保密专员带过来的,没有表明身份,已经说明了他们身份不简单。
    询问的问题更是奇怪,都跟李爱国和工作室有关。
    从李爱国进入机务段开始,到成为火车司机,所有的情况都问了一遍。
    工作室的方方面面也都问了一遍。
    问题的重点集中在了李爱国的忠诚和工作室的造车能力上。
    问完话之后,还叮嘱邢段长要对此次问话绝对保密。
    随后对方还要派人进入前门机务段,调取档案。
    “爱国已经被审查过无数次了,怎么还要审查。”
    “不对啊,李爱国现在就算是执行再机密的任务,也不需要被审查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想起当时的场面,邢段长能够理解对方的用意。
    他身为李爱国的直接领导,需要为李爱国的行为负直接责任,对方找他谈话是组织程序,却无法理解对方的目的。
    “段长,那些人已经来了,需要调阅李爱国同志,章主任和整备车间所有工人的档案。”此时负责保密工作的副段长敲开了办公室的门。
    邢段长捻灭烟头站起身:“老周,全力配合那些同志的工作,还要严格保密,严禁泄露出去。”
    “明白,我会遵循保密制度。”副段长点点头。
    邢段长舒口气。
    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只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儿,准没错。
    深夜,被邢段长提起的黑色中山装出现在了滕领导的办公室内。
    “这是我们的最终审查报告,李爱国同志无论是忠诚和能力,都能完全胜任制造专车的工作。”
    “我早就告诉过你们。”滕领导笑呵呵的接过报告翻了几下。
    “领导,您也清楚,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黑色中山装不卑不亢。
    滕领导点点头,拿出一份文件签上字,盖上了红戳戳。
    “明天我会同爱国同志详谈,届时造车制造过程中的保密工作,还得辛苦你们了。”
    “您客气了,这是我们的工作。”黑色中山装接过文件,装进文件袋里,转身离开了。
    滕领导斜靠在椅子上,目光扫过桌上的台历,嘴角勾起一丝笑意:“马上要献礼了,没有什么比一辆防弹专车更合适作为礼物了。”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