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章一站式货物採买中心
“呵呵,我原以为那王富贵怎么也得安排几个託儿,把场面炒热。”“谁想到他竟如此自大,以为单凭那些噱头就能让人趋之若鶩,结果把一齣好戏给唱砸了。”
郑海也是一脸幸灾乐祸。
儘管几大世家也跟著李想的项目赚了些银钱,但他们与燕王府之间的根本矛盾却愈发尖锐。
曾几何时,大唐的商业命脉,诸多关键行当都由他们这些世家所掌控。
如今,这些领域的控制权却悄然转移到了燕王府手中。
此消彼长之间,他们损失的又何止是財富。
別看在朝堂之上,燕王府的根基尚浅,影响力有限。
可若论及商场,如今已没有任何一个世家敢夸口说能与燕王府抗衡。
尤其是大唐皇家钱庄和捕鱼队,这两大支柱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已然成了谁也无法绕开的庞然大物。
“我真好奇李想此刻是何脸色。”
“燕王府在作坊城砸下的钱財,没有几百万贯也相去不远。”
“这笔巨款,即便是对富甲天下的燕王府而言,也绝非小数目,不可能毫不在意吧?”
“长孙兄,论眼光,我还是佩服你。去年你力排眾议,將府上那几万亩临近作坊城的閒置土地卖给了燕王府,如今看来,这步棋走得实在高明。”
郑海这番恭维发自真心,毕竟长孙冲的这番操作確实令人称道。
那片土地在长孙家手里搁置多年,长孙无忌始终觉得弃之可惜,是长孙冲一再坚持,才终於將这块烫手山芋脱手,甚至还小赚了一笔,为家族添了几万贯的进项。
“谈不上什么高明,我只是觉得握著那片荒地毫无益处,倒不如將资金抽出来,投入到炼铁作坊,提升一下钢铁產量。”
自开春以来,长安的钢铁市价节节攀升,如今已涨了两成。
这一变化,极大缓解了长孙家炼铁產业一直以来受燕王府压制的窘境,让他们总算能喘口气。
作坊的利润也隨之回升,再度成为府中最赚钱的產业之一。
“確实如此,投机倒把终究是小道,远不如兴办实业来得稳当长久。”
郑海的感慨若是被千年之后的人听到,只怕会惊掉下巴。
……
“你的意思是,想儿这次栽了跟头?”
宣政殿內,李世民听完张阿难的稟报,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在他的印象里,李想向来算无遗策,战无不胜,这突如其来的挫败消息,让他一时间难以接受。
“回陛下,眼下的局势確实如此。不过以燕王殿下的心性,是否另有谋划,奴婢也不敢断言。”张阿难据实以告。
“无妨,实在不行,朕今年那捕鱼队的收益便不要了,也算替他分担一些。”
在確认情报无误后,李世民紧锁的眉头反而舒展开来,心中竟有些释然。
一个永远立於不败之地的儿子,连他这个做父亲的都感到压力。
经歷一次小小的失败,反倒更像个有血有肉的凡人。
“今日碧桂园的销售確实惨澹,但奇怪的是,工地的营造速度非但未减,反而愈发火热。”
“每日往来输送水泥、钢铁、砖瓦的车辆络绎不绝。”
“照此速度,不出数日,一期宅邸的骨架便能立起来。”
李世民摇摇头:“你派人盯紧些,看看明后两日工地上是否还是这般景象。按常理,销路不畅,他理应下令建设局放缓营造的步伐,收缩规模才是。”
李世民知道,李想为了这个项目,特地从河东道调集了上万名工匠。
如此浩大的工程,堪比营建大明宫。
这背后每日耗费的钱粮是个天文数字,他心中清楚得很。
他不禁开始担忧,想儿是不是因为受挫而赌气,考虑著是否该劝他放慢脚步,免得太过意气用事。
……
王富贵为碧桂园的开售造足了声势,长安城里有头有脸的报社都派了笔桿子前去,准备锦上添。
原以为能借著这场东风,让碧桂园的名字免费在报纸上风光几天。
谁知开售遇冷,那些原本准备好了讚美之词的写手们,笔锋一转,文章的调子顿时就变了。
这番报导虽说也让碧桂园名声大噪,但终究不是什么好名声,倒像是在朝会上被御史当眾参了一本,虽天下皆知,却顏面扫地。
“王爷,长安城里的大小报纸,除了咱们自家的《大唐日报》,没有一家说碧桂园的好话。”
次日一早,武媚娘將市面上的报刊都翻了一遍,才来到李想跟前稟报。
“作坊城究竟如何,要交给时间去评判。”
“你莫要心急,眼下最要紧的,是让王富贵把交易中心建起来。”
“只要交易中心能兴旺,就能给作坊城引来数以万计的人流,那些客商伙计的衣食住行,对周边的促进作用无可估量。”
李想对碧桂园的销路並不放在心上。
这群人,今日不愿捡这个便宜,日后房价水涨船高,有他们追悔莫及的时候。
“可长安城里已有东西两市,天南地北的客商都匯聚於此,根基深厚。”
“我们另起炉灶,在作坊城再建一个交易中心,能有人来捧场吗?”
武媚娘虽有七窍玲瓏心,但对某些超越时代的构想,一时也难以看透。
“此一时彼一时,我们的交易中心,做的不是寻常百姓的买卖,而是专门服务於各地行商的生意。”
“东西两市固然繁华,但货物价格並不算低,且多是零买零卖。”
“而我们的交易中心,旁边就是成片的货仓,可供客商屯货,做的都是大宗货物的贩运,单件货物的价格自然远非东西两市可比。”
“只要我们的货价足够低,就不愁没有商人闻风而来;只要能让商人们在这里赚到钱,就更不愁他们不主动来租赁铺面。”
李想对后世各类货殖市场的兴盛瞭然於胸。
如今的大唐,商业萌发,小商贩与日俱增,却唯独缺少一个像样的货源集散之地。
这些小商人没有自己的產业,全靠从各处进货再转手售卖。
若有一个地方,能让他们一站式採买到所有货品,且价格还更为低廉,那对他们而言,无异於天堂。
只怕到时他们寧可舍了去平康坊寻欢作乐的功夫,也要来此地淘宝。
毕竟,囊中羞涩,去了平康坊也只能望楼兴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