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小师弟的“低调”
国庆几天假期,冯正明一行人在京里玩了几天。也顺便把适合开店的几处地方都看了看。
冯正明询问了两位师兄的意见。
他希望五师兄可以再来京里,帮自己负责京里的分店。
曹志国得知后立刻就拒绝。
“不是我对进京退缩了,实在是我觉得正明你有更好的选择,比如三师兄和大师兄的徒弟里,现在也都有京里专门去拜师的,不如让他们来历练一番?”
冯正明知道五师兄说的,是大师兄和三师兄新收的徒弟。
在冯正明出名后,确实是有不少人去汇泉楼想要拜师。
这其中也有一些京里的年轻厨师专门去拜师。
他们都可以算是带艺拜师。
有几个在京里的时候也已经在一些酒楼后厨学习过。
之所以再去汇泉楼拜师,是想要再好好学一学传统鲁菜。
因为冯正明不在泉城,所以这批徒弟基本上都是拜师在大师兄和三师兄门下。
五师兄曹志国也收了两个徒弟,不过都是省内的徒弟。
冯正明:“五哥我知道你肯定不是有意推脱,我也知道应该要给年轻厨师更多机会,但这是我们进京的关键开始,我还是希望五哥你能过来坐镇。”
三师兄杨斌帮忙一起劝说。
“志国我觉得正明说的对,进京一开始肯定要有大师傅坐镇,你过来应该是最好的。”
曹志国有些无奈:“我过来了,汇泉楼只剩下大师兄一个人了。”
冯正明:“怎么会?汇泉楼后厨还有其他人在呢,大师兄的几个徒弟都在啊。”
杨斌:“没错,大师兄的能力,带着那些青年厨师足够了。”
冯正明:“五哥你放心,我会安排人手回汇泉楼,不会让大哥一个人支撑。”
曹志国依然是有些迟疑:“其实二师兄,还有三师兄都可以来。”
杨斌笑了:“我来了,家里怎么办?二师兄他也要负责省里北边各地的分店呢,二哥走了那些店交给谁啊?”
冯正明:“五哥你真的是最合适,你有在京里的经验。”
面对三师兄和小师弟这么说,曹志国思考片刻,在脑海中搜罗了一下人选,好像确实也找不出更合适的人选。
最终曹志国也只好是答应下来。
“行,反正是要有人来的,我就先过来撑着。”
冯正明:“五哥你放心,不会让你独自支撑多久的,等我们两家店开业站稳脚,新的一批年轻厨师培训完成了,会安排人过来接手京里的分店。
到时候你也在京里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就可以在京里把燕喜楼重新开张。”
曹志国一听有些惊讶:“不是,正明你这是不打算让我回去了?”
冯正明:“不是,我是打算让师兄你们都来京里,负责在京里重新开张的燕喜楼。”
这话让曹志国和杨斌都是一愣。
接着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冯正明的打算。
“你不会还打算把师父也请到京城来吧?”
“不是,正明你真准备让师父来?”
冯正明点点头:“我确实想要把师父请来京里重新开张燕喜楼一段时间,当然时间不会很久的,会照顾师父身体情况,估计最多在京里一两年。”
听小师弟这么说,两位师兄大吃一惊。
“什么?你还要让师父来京里一两年?”
“正明你这样的话,师父肯定不会答应。”
冯正明笑了:“未必不会答应,两位师兄你们想一想,京里各方面条件是不是都不错?师父如果到了京里,不说别的,光是医疗方面,是不是会更好?”
这话让两位师兄顿时沉默下来,不得不承认京里的条件确实更好。
冯正明接着又解释:“请师父来京里不是让师父继续在后厨上灶,主要是让师父指导的,大部分时间里,肯定还是师兄你们上啊。”
两位师兄面面相觑,慢慢明白小师弟的盘算。
冯正明是想要向所有人证明,当初燕喜楼的倒闭跟他们师父和师兄弟没关系。
他就是要向所有人证明,师父带着他们师兄弟可以经营好一家最顶级酒楼,甚至是在京城也占有一席之地。
明白小师弟这个心意,两位师兄也都愿意帮小师弟完成这个心愿。
可其实两位师兄心里也明白。
燕喜楼在京城重新开业,对京城的人最有吸引力的,还是他这位全国烹饪状元。
只要到时候把他这个全国烹饪状元京城第一家酒楼名头打出去。
那么恐怕就能够吸引大量的顾客光顾了。
当然有了师父亲自坐镇指导,冯正明他们师兄弟一起在后厨。
京城重新开张的燕喜楼,一定会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酒楼。
绝对不会比京城的八大楼差,真的可以成为京城鲁菜的领军酒楼了。
这真的可以算是完成师父和师兄弟们的愿望。
到时候再加上京里两家干饭铺分店。
冯正明绝对可以成为京里名声大噪的餐饮界老板。
再加上他在沪城的几家店,还有他遍布了齐鲁的分店,甚至是赣省的那家洪城的分店。
可以说,冯正明是真的已经完成了对全国范围内的一统江湖成就。
或许如果他愿意,把分店开去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
只不过,冯正明自己也明白,接下来自己不能太过高调了。
所以他已经不打算继续开分店,实在是精力有限,不能继续去经营更多的分店。
尤其是等到在京城把燕喜楼重新开张了。
那么京城和沪城的两家顶级的酒楼和餐厅在手,也已经足够奠定冯正明的江湖地位,再去开更多的店会显得吃相难看。
要给自己保留那么一些体面才行,不能因为更多的店分神,导致各家店的品控下降。
这一点两位师兄也都是非常的认同。
“品控确实要做好,不然还真的是会出问题。”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所以分店确实不用更多,现在这样实际上已经很好了。”
冯正明:“哈哈哈,我们最后把燕喜楼好好重新开张,我觉得咱们师兄弟这辈子也够了。”
杨斌和曹志国顿时都笑了起来,这一刻他们也觉得真的值了。
……
“奥运会结束,我国奥运健儿以金牌数28枚、奖牌总数59枚的优异成绩,名列奖牌榜世界前三,这是我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晚上的新闻上,奥运会取得的优异成绩被新闻报导给全国民众。
全国上下在这一刻都非常的骄傲。
这一刻大家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祖国变得强大了。
已经追赶上那些曾经比自己更强的国家。
冯正明他们也一起在酒店里看着电视。
而且还看到酒店外面人们在大街上欢呼的声音。
冯正明他们同样是感到骄傲,这一刻深深感受到国家的富强。
同时冯正明他们心里也为,能给那些奥运健儿做接风宴而感到自豪。
那些为国家争夺荣誉的奥运健儿都是真正的英雄。
能给凯旋而归的英雄们做一顿大餐,实在是冯正明他们身为厨师最骄傲的一次经历了。
孙德才忍不住问:“师父到时候我们要给他们做什么菜啊?”
汤勇:“我觉得可以给他们做我们鲁菜的葱烧海参啊。”
孙德才:“葱烧海参不行,不过瘾的,应该做传统的海参扒肘子,或者海参扒羊排,那样吃起来才过瘾啊。”
卢海生:“有我们沪城运动员吧?我们是不是也要给做个红烧肉?”
汤勇:“光是你们本帮红烧肉啊?那也太腻了,我觉得应该做成师父做过的那种,鲍鱼搭配红烧肉,那吃起来才够味。”
听着三个学徒的讨论,让冯正明和两位师兄顿时相视一笑。
孙德才见夏蕙没有开口,他马上问:“大师姐你怎么不说话啊?”
夏蕙一脸平静:“菜单师父都已经报上去了,你们现在讨论没意义好吧。”
三个学徒听了夏蕙的话先是一愣。
接着汤勇嘀咕:“大姐越来越高冷了,跟我们都讨论不到一起去。”
夏蕙听到这话瞪了一眼汤勇。
“你们说的菜,师父报上去的菜单上都有的,师父还准备了不少家常菜,要给那些运动员做一些家乡菜给他们吃的。”
杨斌笑呵呵:“看看你们三个沉不住气,还是你们大师姐沉得住气。”
曹志国:“正明你报上去的菜单,有他们说的那些菜吗?”
冯正明点头:“有,我还专门报上去烤鸭呢,据说大会堂后厨的供货里,有正宗的小白鸭的鸭胚。”
这话让几个人都是一愣。
接着大家也都是不得不感叹,果然国宴是不一样啊。
其实要说正宗的小白鸭,也不是说采购不到,但确实是成本太高了。
曹志国突然问:“正明,你说我们来京里开分店,是不是也能在店里加上烤鸭?到时候请个京里知名的烤鸭师傅?”
冯正明笑了:“可以啊,到时候我们店里也可以卖烤鸭,顺便可以把各种鸭货一起卖了。”
这话让众人先都是一愣,接着杨斌问:“你不会是想要把当年全鸭宴上的那些,都放在京城分店里卖吧?”
冯正明点头:“我确实有这个打算,到时候我们可以店里自己做火燎鸭心、芥末鸭掌那些。”
听冯正明这么一说,两位师兄面面相觑。
他们突然感觉到,小师弟嘴上说着以后要低调。
但是一到开店和做菜上,小师弟怎么看着也不像是要低调的意思。
冯正明如果在京里开干饭铺分店,然后在店里把烤鸭,还有各种京里知名烤鸭店里的各种鸭货菜肴都弄出来。
你这不是摆明了要跟人家京里那几家烤鸭店打擂台吗?
看到两位师兄的神情,冯正明猜到了他们的想法。
“哈哈哈,我这已经算是很低调了,说不定我在京城重开燕喜楼之后,我还要在燕喜楼里做烤乳猪呢。”
这话顿时把两位师兄和徒弟还有三个学徒都给说得一愣。
接着杨斌苦笑:“行,你这么说,那在京里分店做烤鸭确实已经很低调了。”
曹志国被三师兄的话逗乐了。
“三师兄你可不能这么说,要换了我们开店做烤鸭,可能根本没人当回事,但是店是正明的,他在店里做烤鸭,我觉得京里知名的几家烤鸭店一定要找上门。”
听到这话,夏蕙、孙德才、汤勇和卢海生也都一起看向冯正明。
他们也都感觉到,师父这么做,确实是有点太夸张。
毕竟京城里,烤鸭可以说是京菜最后的招牌。
要是冯正明把烤鸭和各种鸭货放在干饭铺的分店里,好像确实有点把人家镇店之宝,一下子拉低成了街头小吃。
真的这么干了,可能还真把京城的烤鸭店都给得罪了。
冯正明不以为然:“放心,大不了我们到时候烤鸭卖的便宜点,我们也不会像是他们几家那样正儿八经的做啊,再不济我们做成金陵的烤鸭呗。”
听冯正明这么说,两位师兄相视苦笑。
他们心里不禁在想:怎么能信自家小师弟会低调呢?
倒是罗晴很支持丈夫的想法。
“我觉得可以,烤鸭确实是京城很出名的一道菜,甚至是中餐在海外最出名的一道菜,我们分店做也没有不尊重烤鸭的意思,只是做的更加亲民一些。”
冯正明:“看看,还是我媳妇会说话吧?三哥、五哥你们别紧张,我们做的就是亲民。”
杨斌和曹志国也只能笑着点点头。
当然最紧张的可能是曹志国,他现在觉得自己答应来京里坐镇,可能是答应的有点草率了。
到时候冯正明不常在京里,他们两家店里要是烤鸭和各种鸭货卖的太好?
曹志国觉得真会被京里几家烤鸭店师父找上门。
不过转念一想,本来他们将来要把燕喜楼开到京城来,就是要在京城竖起属于鲁菜的一杆大旗。
那么现在干饭铺分店里卖烤鸭,好像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吧?
准你们把烤鸭做的高档,还不准我们店里把烤鸭做亲民了?
这么一想,让曹志国心里顿时觉得舒服了。
冯正明他们继续看着电视上新闻,同时他们心里也都期待,可以在接风宴上见一见那些奥运健儿,已经开始商量到时候和谁合影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