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历史小说 > 三国:从签到开始无敌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战后收获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一百八十八章 战后收获

    第一百八十八章 战后收获
    王山没有去追击逃跑的三人,因为此刻他精疲力尽,还要保护胡车儿。
    他简单地检查了一下,胡车儿的生命体征很稳定,这才松了一口气。
    原本已经抱有死志的幽州骑兵,突然看到西凉军四散而逃,就知道主公已经得手了。
    他们疯狂地欢呼着。
    “董卓已死,尔等快快束手就擒!”
    吕布大喊道。
    董卓军举着的刀,软了下来,幽州骑兵得以脱身,冲过来保护王山。
    他们看着董卓军狼狈地逃跑,心中万分畅快。
    “快看快看!那个人跑得像鸭子一样!”
    “切,这有什么,还有人的p股扭得像娘们呢。”
    ……
    他们愉快地交谈着,全是劫后余生的喜悦。
    所以当曹操军杀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这奇怪的一幕。
    幽州铁骑议论纷纷,时而传出大笑声。
    这可是折损超过四分之三的部队啊!
    “我军不如啊!远远不如!”
    曹操感慨万分。
    “这样强大的军队,真想一直与他们做朋友。”
    曹洪道。
    曹操哑然失笑,他知道,这不过是镜花水月,他的目标是平定天下,恐怕王山不会屈服,迟早要有一战。
    但是现在操心这个还太早了。
    曹操率领大军追击的一阵,斩获无数。
    他之所以没有继续追下去,是因为夏侯渊提醒了他,道:
    “主公,当务之急是夺下长安,这些土鸡瓦狗,不必理会。”
    曹操顷刻间惊醒,立刻命令夏侯渊率领大军突袭长安,而他准备收尾,之后再去增援。
    这个小尾巴,就是董旻,此刻的他,来不及逃跑了,如同活在梦里。
    自己的大哥董卓竟然死了?
    董旻感慨万千,曾几何时,他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里应外合,拿下了洛阳。
    那时候他们是何等的风光,甚至换了一个皇帝。
    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真正的无冕之王。
    现在,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了。
    “我要见左将军!”
    董旻对太史慈道,说出这句话后,就代表他已经投降了,无数西凉军放下了武器。
    大哥已经去了,那么他就必须保护自己的家人。
    因为不知道左将军的态度,所以董旻认为自己还不能死。
    曹仁见到董旻向幽州军投降,而不是他们,还是有一点不爽的。
    毕竟他们人数众多,幽州军根本没有多少人。
    为此,他向曹操抱怨着。
    曹操也无可奈何,总不能因为这一点小事就翻脸。
    大家都是大诸侯,就不要这么幼稚了。
    这样也好,曹操全军出击,向长安进发。
    王山则陪着自己的老丈人吕布回到大营,几年不见,老丈人还是这样雄姿英发。
    可是王山从来没想到在这个场合见到吕布。
    自己一直不和吕布联系,就是怕吕布和上一世一样,留下臭名。
    正好董卓也把吕布闲置起来,合了王山的心愿。
    这次诏书必定是曹操瞒着自己,送到吕布那里的。
    但是如果吕布不来,自己今天想必也杀不死董卓。
    “岳丈,不知以后你打算怎么办?
    还回并州吗?”
    王山想了想开口问道。
    吕布倒也爽快,直接说道:“我哪里还有脸回并州,我打算去陛下手下任职算了,反正这次也接了诏书,也算个功臣。”
    王山思索了一下,正想开口,忽然大帐外有人通报。
    因为董旻来了。
    “拜见左将军!”
    董旻低下了头颅,此刻他是败军之将,自然骄傲不起来。
    又看了看吕布,不情愿的说道:“拜见温侯!”
    董旻说出了自己的要求,祸不及家人。
    王山也没有打算诛杀董卓家人,就答应了他,不过,前提是董旻帮忙搬空郿坞。
    一些密室,恐怕只有董卓家人才知道,董旻的作用就凸显了。
    董旻无法拒绝。
    王山收拢大军,此刻幽州军就只剩下两万多人,战斗不可谓不惨烈。
    自从王山南征北战以来,几乎没有损失如此惨重过。
    两万多人,都是主战兵团,养出一个士兵都花费无数。
    “我们胜利了!”
    王山大声地道。
    这一句话,让幽州军沸腾了。
    终于赢了,太不容易了。
    不对,我们幽州军,不是一直以来都胜利的吗?
    于是士兵们抬头挺胸,昂扬地看着王山。
    “我承诺,每一位战死的士兵,都会得到一笔抚恤,他们的家人,在五年内,不用交一个铜钱的农税!”
    王山道。
    “子弟,全部进入书院学习,一应支持,全由幽州负担!”
    敢说出这一句话的,诸侯之中,也就只有王山了。
    虽然他能给的不多,但是至少是一个巨大的安慰。
    幽州军再次爆发出欢呼,欢呼过后,他们为死去的战友默哀。
    董旻看到这一幕,终于知道了幽州军为何会悍不畏死了,因为不管是荣誉还是金钱,王山都给足了他们。
    就像是战国时期的魏武卒一样,战斗力虽然很强,但是会在经济上拖垮国家。
    董旻甚至想活得久一点,看一看王山如何自取灭亡。
    但是董旻根本不知道,辽东商会建立以后,商业是何等地繁荣。
    经济上拖垮幽州?
    不存在的!
    打扫完战场之后,王山就率军前往郿坞。
    赵云早就在半路上等候了。
    “子龙,辛苦了!”
    王山道。
    “比起主公,我们这一点辛苦算不了什么!”
    赵云道。
    他们此刻都很惨,损兵过半。
    也就只有郿坞,能给王山一点安慰了。
    这一笔钱,要好好花,才能对得起王山三万人的牺牲。
    杨修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府库钥匙交给了王山,道:“主公,所有府库都已经封存,我只打开了其中一个。”
    并且将撒钱诱敌的事交代了一遍,还有对守军的封赏承诺。
    “你们做事,我放心,这些封赏我不会反对,但是一定保持公平公正。”
    王山叮嘱道。
    杨修表示会整理成表格,供王山阅读。
    这些表格知识,还是王山教授的。
    王山进入郿坞后,同一时间,斥候来报,曹操也入主了长安。
    这一次联军,可谓是大获全胜,各有收获。
    这一次能不能挽回损失,就看董卓的家底怎么样了。
    王山打开了第一个仓库,里面全是铜钱,堆积在一起,非常震撼人心。
    但是清点下来,不过价值三十万金。
    毕竟董卓养着大军,也是要花钱的。
    说实话,王山有一点失望,继续奔向第二个仓库。
    这一次,终于遇到了金条,经过估算,大概在百万金左右。
    还是不尽人意。
    看着乱七八糟的金条与铜钱,王山觉得货币有必要进行一次改革了。
    全都是歪瓜裂枣模样。
    接下来就是各种宝贝,价值不一,大都是古董珠宝。
    “这董卓也太穷了吧?”
    王山忍不住吐槽,他花费了这么精力,难道就这一点点收获?
    杨修也有一点尴尬,其实他是非常期待的,计算着,怎么也该有个千万金吧,结果估算就三百万左右。
    整个司州就这一点财富,令人意想不到,其中还包括国度洛阳。
    如此一来,王山兴师动众,不过是平本而已。
    至于消灭董卓,只赚到了一点名声,大头还被曹操拿去了。
    最大的收获估计就是董卓的藏书了,他这个人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藏书却非常丰富。
    大部分都是竹简,一些先秦文字都有。
    王山看了看就让杨修打包回去慢慢研究。
    书籍代表着文化的传承。
    杨修不敢怠慢。
    “把董旻叫来,我就不信了。”
    王山道。
    如果董卓真的这么穷,王山只能自认倒霉。
    很快董旻就被带来了,他曾经在郿坞居住过很长时间,对于这里再熟悉不过了。
    一些珍宝,还是董旻亲自押运放入府库的。
    “还请左将军谨记自己的诺言!”
    董旻道,
    得到了王山的肯定答复后,董旻打开了密室的大门。
    密室很沉闷,光线有一点昏暗。
    里面没有什么特别的,全都是氧化的金砖。
    古代技术不是特别发达,金砖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杂质,导致黄金色泽暗淡。
    王山知道黄金参杂一些黄铜,色泽会更加光亮,到时候可以操作一番。
    他感觉自己已经很良心了,毕竟百姓根本用不到黄金。
    历史上刘备入蜀后,穷困潦倒,刘巴就建议他重新铸造铜钱,一枚铜钱变成几十枚,掠夺百姓的财富。
    那时候蜀中真是苦不堪言,经济倒退几十年。
    王山当然不会做这样的事,但是黄金还是能够操作一番的。
    董旻打开一个又一个密室,王山等人看得眼花缭乱。
    各种宝贝折合起来,肯定有五千万金了。
    “这已经是全部的财富了。”
    董旻拱手道,不悲不喜。
    对于一个将死之人来说,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
    王山点点头,却对着一个大鼎入神,这就是传说的九鼎之一,董卓最重要的收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